沈陽市骨科醫院作為東北地區單獨的一所大型現代化公立骨科專科醫院,自1946年創建以來,經歷了幾代骨科人艱苦卓絕的奮斗,已發展成... [ 詳細 ]
新疆立下“軍令狀”力爭3年擺脫濫用抗生素現狀
時間:2012-11-07 10:27來源:求醫網
2011年7月份以來,自治區及烏魯木齊相繼出臺《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活動方案》,將“抗生素緊箍圈”戴在了烏魯木齊各級醫療機構的頭上。自治區立下“軍令狀”,力爭在3年內擺脫濫用現狀。
如今,四個多月過去了,經自治區衛生廳對新疆縣級以上醫療機構進行抽檢,以及自治區抗菌藥物合理使用監測網、自治區細菌耐藥監測網統計數據顯示,三級醫院抗菌藥物原則上不超過50種、二級醫院抗菌藥物原則上不超過35種、住院患者抗菌藥物使用率不超過60%、門診患者抗菌藥物處方比例不超過20%,這四項重要硬性指標全部實現。
12月15日,一名因外傷而重度感染的患者從自治區職業病醫院骨科康復出院了,主治醫生笑著送走患者。然而,等待這位醫生的卻是一張處罰單。原因是:抗生素使用超標了。
不用抗生素也可防止感染
“不用抗生素,我們如何防止感染?”對于記者拋出的這個問題,自治區職業病醫院副院長蒲新明答道:“如果外科醫生完全按照無菌操作的要求,怎么會發生感染呢?”
對此,自治區衛生廳醫政處副處長劉向給出了有說服力的證據:治療同一種病,第一組按照以往的用藥習慣進行治療;另一組按照專項整治的硬性指標進行治療。最終,經過對照試驗,效果沒有差異。
“這說明,少用甚至不用抗生素,并沒有如醫生和一些患者擔心的那樣,發生感染。”劉向說。抗生素整治開始后,蒲新明不放心醫務部的定期檢查,經常突然出現在某個手術室,看醫生如何洗手,檢查手術室環境是否合格。
至于手術環境達到無菌,肉眼看不到,怎么查?
蒲新明介紹,把培養皿在手術室擱置一會兒,如果培養皿里沒有細菌生長,就說明環境是無菌的,合格的。
“環境、操作器械、手,各環節都達到無菌要求,怎么會出現感染?為什么要用那么多抗生素呢?”他說。
獎懲得當 提高醫生積極性
在記者采訪中,一些掌握處方權的醫生,感到“限用抗生素”政策像緊箍圈一樣扼住了自己的腦袋。
“以藥養醫”在業內早已是眾人皆知的秘密。而掌握了用不用、用多少抗生素大權的醫生,這直接關系到了他的灰色收入,如果僅靠行政力量一味壓制,效果會怎樣呢?
讓劉向感到欣慰的是,烏魯木齊絕大部分醫療機構都用大手筆制定了詳細的獎懲制度。
“比如自治區人民醫院,一個月的處罰力度達到了二三十萬,然后獎勵給了抗生素使用率控制得好的個人和科室。”劉向說,獎懲措施再加上嚴格的核查制度,大大提高了醫生的積極性,要達到住院患者和門診患者抗菌藥物使用率分別不超過60%和20%沒有預想的那么難。
自治區職業病醫院骨科主任苗晉新證實了劉向的說法。“抗生素使用率超標,我們會處罰醫生。但是如果他的抗生素使用率在下個月達標,我們的獎勵力度是很大的。這樣一來,獎懲得當,醫生的積極性自然提高了。”苗晉新說。
骨科的統計表顯示:住院患者的藥費比為27%;患者日均輸液費沒有超過100元的;輸液時長最多為3天,有些甚至沒有輸液。
據了解,以往,一名患者在烏魯木齊任何一家綜合醫院骨科住院,藥費比至少在50%以上;每日輸液費也在兩三百元左右;7至10天的住院時間里,幾乎天天在掛吊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