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桂林南溪山醫院
- 【類型】三級甲等 / 綜合醫院
- 【電話】0773-3832684
- 【網址】www.nxsyy.com
- 【地址】廣西區桂林市崇信路46號
出停診公告更多>
暫無內容
醫院特色更多>
- 暫無內容
ICU:積極引進新技術,重癥監護顯功效
時間:2012-11-07 16:10來源:求醫網
血流動力學監測在臨床危重患者的診治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作為新一代的血流動力學監測技術-----脈搏指示連續心排血量(PICCO)是最近幾年臨床應用于監測血流動力學的方法。近日,南溪山醫院重癥監護病房成功應用該項技術挽救了一名危重患者的生命。
莫麗(化名)家住桂林市陽朔縣白山根村的,今年45歲,1987年發現有風濕性心臟病,2010年10月在南溪山醫院心胸血管外科行二尖瓣換瓣術,2011年10月出現類似陰道不規則流血癥狀,2012年6月在我院婦科檢查有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和重度貧血,于2012年9月10日在全身麻醉下做了開腹全子宮+雙側附件切除手術,術后患者恢復良好,胃口很好。但是9月15日,晚飯后多吃了幾片西瓜,因西瓜富含水份,而對于做過風濕性心臟病手術的病人來說,攝入水過多會加重心臟負荷,莫麗當晚即出現呼吸急促,心悸明顯的癥狀,當即被緊急送入我院心血管內科治療,9月18日晚又出現血壓低,呼吸快,考慮急性左心衰竭反復發作,并出現了心源性休克,病情危重,隨時有生命危險,經重癥監護科會診后,立即轉入重癥監護病房進行救治,并使用今年重癥監護科最新開展的脈搏指示連續心排血量(PICCO)檢測技術,進行血流動力學監測,來指導容量復蘇及血管活性藥物的使用,其監測項目包括心排量、心排血指數、體循環血管阻力、血管外肺水等,對血流動力學不穩定的病人,有很好的指導治療意義。莫麗轉入ICU時,中心靜脈壓偏低,但是血管外肺水明顯升高,考慮急性左心衰竭仍然存在,經加強強心、利尿、升壓、擴管,并使用IABP(主動脈內球囊反搏)等治療后,患者各項生命體征逐漸穩定,心悸的情況不再發生,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于9月25日轉到心內科進一步鞏固治療。
危重病人往往伴有血流動力學的不穩定,而在救治過程中維持血流動力學的穩定極為重要,因此血流動力學監測是危重患者病情評估及搶救過程中一項重要的監測手段。近年來,無創/微創血流動力學監護的發展愈來愈引起人們的關注。目前我院ICU新開展的脈搏指示連續心排血量監測技術(pulse contour cardiac output,PiCCO)是一項全新的脈波輪廓連續心排血量與經肺溫度稀釋心排量聯合應用的技術,僅用中心靜脈和動脈導管,就能精確、連續監測心排量及外周血管阻力、心搏量等變化,與傳統的血流動力學監測手段,如Swan-Ganz導管相比,具有損傷更小、各類參數結果更直觀應用于臨床、治療更及時、導管放置過程更簡便等優點。 引進及開展此項技術,醫生根據血流動力學參數的動態變化,可以及時調整治療方案,使危重患者得到及時有效的救治。
莫麗是第二次因病住到我院ICU,當談到病情時,她深感于我院的發展變化,因不便交談,她只說了句:“感謝南溪山醫院重癥監護病房的醫生護士,你們辛苦了!”由于此次PICCO新技術的應用,不僅使她得到了較好的救護治療,也縮短了在ICU的入住時間,減輕了經濟負擔。
ICU病房意為重癥加強護理病房,是收治內科、外科等各科病人中患有呼吸、循環、代謝及其他全身功能衰竭的病人,并對他們集中進行強有力的呼吸、循環、代謝及其他功能的全身管理的病房,是隨著醫療護理專業的發展、新型醫療設備的誕生和醫院管理體制的改進而出現的一種集現代化醫療護理技術為一體的醫療組織管理形式。中小醫院是一個病房,大醫院是一個特別科室,把危重病人集中起來,在人力、物力和技術上給予較好保障,以期得到良好的救治效果,已成為衡量一個醫院水平的重要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