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市人民醫院是黃山市單獨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是蘇州大學醫學院醫學碩士研究生進修班聯合辦學單位、皖南醫學院和蚌埠醫學院的教學醫院及實習基地;... [ 詳細 ]
丈夫患尿毒癥 黃山女醫師決定捐腎救夫再愛30年
時間:2012-11-07 17:20來源:求醫網
從戀愛到結婚,他們沒什么特別的故事,但是二十年來,彼此的愛意有增無減。
當年輕的丈夫不幸患上尿毒癥,又找不到合適的腎源時,身為醫師的妻子毅然決定捐腎救夫,而且她的理由讓丈夫和所有反對的親人沉默――“我挽救的是你的生命,更是拯救我們的愛情。”
8月14日,兩人來到南京軍區總醫院做配型復查,兩天后,結果顯示,配型成功。
年輕的丈夫突患尿毒癥,黃山市祁門縣鄭小蓮決定捐腎救夫。她的理由讓丈夫和所有反對的親人沉默――“我挽救的是你的生命,更是拯救我們的愛情。”昨日,記者來到祁門縣,從數百封兩人的情書開始,記錄這份愛的濃情蜜意。
他們的誓言:愛過了就要牽手
“因為實習,我們分隔兩地,后來畢業分配也相隔兩地,一年多時間里,他寫了兩百多封信給我。”說起當年的情景,今年37歲的鄭小蓮臉上仍洋溢著幸福,與愛情有關的記憶,她都細心地留存。
時間回流到1992年,家在歙縣的鄭小蓮考進了祁門衛校婦幼專業學習。半年后,她通過老鄉認識了同屆醫士班的余克欽。
他們的初戀故事,與多數人一樣,在余克欽的熱情追求下,鄭小蓮像一朵水蓮花一樣慢慢綻放。1994年7月份,鄭小蓮被安排到安慶市二院實習,余克欽則留在祁門縣醫院實習,沉浸在甜蜜中的一對戀人暫時分開了。
情書一兩天一封,兩人似乎有說不完的話。畢業分配,鄭小蓮回到了歙縣老家,她的父母親不同意與余克欽交往。
“我愛她,我們也曾經許下誓言,相愛就要永遠在一起。”余克欽對記者說,盡管他那時也是滿腹焦慮,但他深知鄭小蓮也在每天想著他時,就有了無限的勇氣,“愛就是一種擔當。”
他們的幸福:婚后生活更精彩
余克欽分配在祁門的一所鄉鎮衛生院,每逢周末,他坐汽車到縣城,再換乘火車去歙縣,愛情的旅途,疲憊中充滿希望。
好事多磨。外表英俊、為人誠實的余克欽終于贏得了鄭小蓮父母的同意。1996年,祁門縣招考計生員,鄭小蓮考上了,于年底調到了祁門縣一鄉鎮計生服務所上班。兩年后,兩人牽手走上了婚姻的紅地毯。
“那時候流行一句話:婚姻是愛情的墳墓,我也有過擔心。”鄭小蓮笑著說,但婚后余克欽的溫柔體貼不減,有了孩子之后,兩人的感情再次升溫。一家三口的生日,結婚紀念日,傳統佳節,余克欽都會準備好蛋糕鮮花,十幾年的感情生活,談不上驚天動地,卻總有溫情相伴。
因為工作需要,后來鄭小蓮調到了縣城,通過兩個人的努力,在縣城買了房子,他們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憧憬。
他們的痛苦:重癥突如其來
今年3月15日,對于余克欽和鄭小蓮來說,是一個灰暗的日子。
因為前一段時間,余克欽感覺上樓梯吃力。3月15日這天,他到縣醫院檢查,結果顯示肌苷指數達到800多,可能患了尿毒癥。
第二天,余克欽趕到黃山市人民醫院,確診后立即住院治療。一周后,轉到南京軍區總醫院,專家給出治療方案:血透后換腎。余克欽回到祁門接受治療。
4月25日,余克欽到南京做配型,但沒成功,院方告訴他,腎源少,也許要等上三五年。
余克欽的父母親提出捐腎,但年齡大了,被醫院否定。一家人陷入了絕望之中。
他們的選擇:換腎再活三十年
“換我的腎吧,我們如此相愛,應該不會排異的。”鄭小蓮的提議,把余克欽嚇了一跳,他首先表示了反對。同樣,所有的親人都不支持鄭小蓮捐腎。
“我挽救的是你的生命,更是拯救我們的愛情,我們當初說好相伴一生,你要一個人走了,也算是背信棄義,你首先要支持我。”
7月5日,鄭小蓮陪同余克欽來到南京做配型。結果顯示,除了腎小球漏過率偏低,兩人的配型點極高。在院方的要求下,8月14日,兩人再次到南京軍區總醫院做配型復查,兩天后結果顯示,配型成功!
在南京軍區總醫院,鄭小蓮和余克欽相擁而泣,“我說過,我們身體的每一個器官都不會排異的,相愛的人,必定是彼此的另一半。”
鄭小蓮告訴記者,目前,難度最大的是換腎的費用,只有等湊夠了先期的手術費,才能確定手術日期。“專家說了,像我們配型點高,換腎成功他再活三十年沒問題,有了這三十年,我們會更加珍惜,重新愛一回。”
記者感言
這份愛經得起考驗
采訪中,記者一再追問,“你們有哪些感人至深的愛情故事?”他們笑著說,沒什么特別的故事,只是彼此的愛意有增無減。
是的,真正的愛情,不只是停留在花前月下,而是滲透進本真的生活。許多相愛的人如此,鄭小蓮和余克欽也如此。“相愛的人,必定是彼此的另一半。”
優秀的醫學配型驗證了這一點,盡管是一次偶然。但面對渴望重生的他們,我們權且把這句話當成科學,在心里默默地祈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