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建于1946年5月的山東省蓬萊市人民醫院,毗鄰聞名中外的四大名樓之一蓬萊閣,是一所融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康復和急救等多種功能于... [ 詳細 ]
巨大胎兒比例逐年遞增, 營養過剩是最主要原因
時間:2013-03-06 15:06來源:求醫網
我國新生兒標準體重為3000-3300克,達到或超過4000克的胎兒都稱為“巨大兒”。日前,年僅25歲的小芳姑娘在我院經剖宮產術成功分娩一體重高達7000克的特大女嬰,再次刷新蓬萊市新生兒體重最高紀錄。而據該院一份統計表明,2012年,該院共分娩2448名新生兒,實施剖宮產術1100例,其中369名屬于“巨大兒”,約占出生總人數的15.07%。根據就診的孕婦情況調查分析,大部分“巨大兒”都是由于孕婦過度進補、營養不均衡、運動量少所致。
“巨大兒”的發生原因有很多,除遺傳因素外,孕期營養過剩、妊娠期糖尿病是根本原因。許多孕婦認為,吃得越多對孩子越好,在孕期大補特補甚至惡補,導致自身體重嚴重超標,胎兒體重也隨之猛增。然而,準父母們在追求“大胖寶寶”的向往中,卻忽視了“巨大兒”對母嬰的巨大危害。蓬萊市人民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崔麗紅大夫介紹,“巨大兒”身體過胖、肩部過寬,在分娩時通常在骨盆“擱淺”,造成產婦難產的幾率大大增加,不得已而行剖宮產術,若處理不當,容易引發嬰兒顱內出血、骨骼損傷,甚至窒息和死亡。同時,由于胎兒過大導致產婦分娩時間延長,易造成產后大出血,危及產婦的生命。另外,剖宮產術后的“巨大兒”易發生低血糖、低血鈣、低血鎂、呼吸系統異常等疾病,長大后患肥胖癥、高血脂、心臟病、糖尿病的發病率都要比正常胎兒高,將成為糖尿病、高血壓等多種疾病的易患人群。
專家提醒,孕婦應適度參加活動,不要整天待在家里坐著或躺著。同時適當補充營養,減少高熱量、高脂肪、高糖分食品的攝入,保持自身體重和胎兒體重的勻速增長。妊娠三個月后,孕婦體重每周增加500克左右為宜,發現孕婦及胎兒過快增長時,應及早到醫院進行糖耐量檢測和營養咨詢,合理調整飲食,避免隱性糖尿病的發生,做到早期干預。
孕婦的營養狀況對胎兒腦組織的發育影響很大。孕早期,胚胎尚小時,增加一些富含維生素B的食物,可以谷物、蔬菜、水果為主。孕中期,胎兒的生長加速,各器官系統處于分化奠定階段,孕婦的熱量消耗和所需要的蛋白質比正常人增加10%~20%,因此食物要以乳品、肉類、蛋類、豆類、蔬菜、水果為主。孕晚期,處于胎兒骨骼發育、皮下脂肪積貯、體重增加的階段,孕婦除攝取適當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類食物外,還可適當增加脂肪性食物。另外,還需多食肝、骨頭湯、海鮮等食物,從中攝入一些鈣、鐵、磷等微量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