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永縣人民醫院是一所集醫療、教學、預防、科研于一體的綜合性二級醫院。
有內科、外科、婦產科、五官科、口腔科、皮膚科、放射科... [ 詳細 ]
江永縣人民醫院是一所集醫療、教學、預防、科研于一體的綜合性二級醫院。
有內科、外科、婦產科、五官科、口腔科、皮膚科、放射科、CT室、理療室、血透室等十八個臨床職能科室。現有在職職工242人,有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稱89人(其中正高職稱1人,副高職稱8人),技術力量雄厚,是國內..." />
江永縣人民醫院是一所集醫療、教學、預防、科研于一體的綜合性二級醫院。
有內科、外科、婦產科、五官科、口腔科、皮膚科、放射科... [ 詳細 ]
暫無內容
時間:2012-11-09 14:23來源:求醫網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結構的改變,兼之社會交往的頻繁,使得胃腸病患者愈來愈多,下面就胃腸病患者的日常養護,介紹如下,以供參考。
一、胃腸為患 飲食為先
雖然引起胃腸疾患的原因頗多,但飲食不當仍是引起胃腸疾患的首要原因,《內經》云:“飲食自倍,腸胃乃傷”,所以保養胃腸,首先要學會合理的飲食。
1、避免過饑過飽 稍飽即止
胃腸運動有一定的節律性,當腹部出現咕嚕聲時,說明腹中已經空虛,需要進食了,這就是醫學上的“饑餓收縮”,若“饑餓收縮”超過半小時以上,仍未進食,反而會出現不覺餓的感覺,這就是老百姓所說的“餓過了頭”,久之胃腸功能發生紊亂而產生疾病;胃有一定的容量,如果吃的過飽,超過胃的容量,會使胃的收縮性減弱,會引起傷食、消化不良、胃擴張等疾病。理想的吃法應當是不讓胃餓過頭或不讓胃撐的過飽。唐代醫學大家孫思邈對此有詳細的闡述:“不欲饑極而食,食不可過飽;不欲極渴而飲,飲不欲過多;飽食過多,則結積聚,渴飲過多,則成痰澼”。
2、飲食應定時定量
胃腸運動具有規律性和節律性,按一定時間產生饑餓和進行消化,胃 排空一次約需4—5小時,所以每餐間隔時間應在4—5小時之間,我國民眾的 一日三餐習慣是非常符合消化生理的。飲食應該定時定量,無時失量的胡吃海飲,容易導致或加重胃腸疾患,有些人因出差或工作忙時“廢寢忘食”,長此以往,極易打亂消化規律,一旦犯病將得不償失。
3、早餐吃好 午餐吃飽 晚餐吃少
在一天當中,上午活動較多,工作量大,熱量消耗亦多,所以應當攝 取高能量食物,如**、牛奶、瘦肉加米粥之類;中午以碳水化合物為主,如米飯、饅頭、面條加蔬菜之類,要求吃飽,以保持旺盛的精力;晚飯宜清淡、七成飽為宜。如早餐少、午餐簡單、晚餐豐盛,容易使大量脂肪積存在體內,容易引發肥胖、動脈硬化等,亦可引起或加重胃腸疾患。
4、冷熱適宜 無偏食
胃腸對溫度有一定的適應性,過食生冷或炙熱之品,超過了胃腸的適 應能力,就會引發疾病;偏食不僅造成某些維生素和營 養物質的缺乏,亦能引起營養不良和消化不良。
5、多食蔬菜 少食葷腥
葷腥食物中纖維含量較少,在胃腸道中運行緩慢,容易積存致癌物質 及引起便秘,蔬菜富含維生素、纖維素,并能刺激腸道增加蠕動,使排便通暢。所以多食蔬菜,少食葷腥對于預防便秘、腸癌、冠心病、動脈硬化有積極作用。
6、飯后不宜立即睡臥或劇烈運動
飯后即臥,容易減緩腸道蠕動,延長消化過程,飯后稍加運動,可助 食物下行,有利于消化,但不宜進行劇烈運動,因飯后是消化過程的高峰期,需大量血液供應胃腸道,如劇烈運動使血液供應分散到肢體、肌肉,影響正常消化功能,應“食畢即須步行,令稍暢而坐臥”。
二、注意飲食衛生
1、改變飲食習慣
盡量少食熏、炸、煎、烤及腌制、霉變食物,以減少亞硝酸鹽的吸收,可以有效預防胃腸腫瘤的發生,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可減少對胃腸道粘膜的刺激,亦可有效防止胃腸道疾病的發生。
2、食物宜新鮮 盡量吃熟食
新鮮食物味美、營養保存好,生菜及生肉往往帶有蟲卵及幼蟲,難以 洗滌干凈,吃后容易發生腸道傳染病及蟲證,勿食病死畜禽肉,易發生
3、應細嚼慢咽
咀嚼是消化食物的第一步,反復咀嚼能促使唾液分泌,咀嚼愈細,愈能增加食物與胃腸道的接觸面積,有利于營養的吸收,狼吞虎咽不僅不利于消化吸收,且易引起胃腸病。
三、調暢情志
1、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
憂思可傷脾胃,心情平靜則胃腸安寧,長期不良的心理狀態,可直接或間接的引起胃腸功能紊亂和胃腸器質性改變。因此,保養胃腸必須重視心理衛生,保持良好的和穩定的心理狀態。
2、進餐要專心
現代社會因工作的需要,往往在進餐時談論公事、洽談服務,這樣往往會造成進餐時分散注意力,遏制食欲,影響消化,延長進食和消化過程,容易引起消化不良等疾病,所以進餐要專心,這樣不但吃得香,還可以調節大腦功能,勞逸結合,更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