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山縣人民醫院是政府創辦的非營利性醫院,至今建院五十多年歷史。五十余年來,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勵精圖治,今已成為全縣單獨經衛生部及衛生廳核... [ 詳細 ]
縣級公立醫院看病起付線外全報銷 藍山7月1日起實施
時間:2013-03-08 14:22來源:求醫網
藍山縣宣布,該縣將于7月1日起在縣級公立醫院實行“50+600”、“20+300”支付模式,就是說參合農民到縣級公立醫院看病和住院,只要交納一定的門檻費,就能享受其余費用全報銷,藍山將成為國內**縣鄉村三級醫療機構看病全報銷的縣。
藍山縣人民醫院、縣中醫院推行“50+600”模式:參合農民在以上兩家醫院門診就醫,每次只需自付50元,其余費用由新農合基金全額補償,門診次均費用120元;住院治療15天內(含15天)只需自付600元,其余費用由新農合基金全額補償,住院天數超過15天后,每5天內病人增加繳納一次起付線(600元),住院次均費用2850元,醫院按月與縣合管辦結算,限額內全額補償,超額部分由醫院承擔。
藍山縣婦幼保健院推行“20+300”模式:參合農民在縣婦幼保健院門診就醫,每次只需自付20元,其余費用由新農合基金全額補償,門診次均費用 80元;住院治療,10天內(含10天)只需自付300元,其余費用新農合全額補償,住院天數超過10天后,每5天內病人增加繳納一次起付線(300 元),住院次均費用2200元,保健院按月與縣合管辦結算,限額內全額補償,超額部分由醫院承擔。
藍山縣鄉村“5+10+100”新農合補償模式成功運行后,衛生部醫改辦專程來藍山調研,認為該模式“可行、可調、可控、可復制”。藍山縣委書記魏湘江說,在鄉村“5+10+100”新農合補償模式成功運行的基礎上,2011年11月以來,縣委縣政府在廣泛調研、考察、測算和討論的基礎上,覺得在縣級公立醫院實行“50+600”、“20+300”支付模式可行。藍山縣衛生局局長吳永忠說,目前藍山縣新農合基金有1.4億元左右,根據多次測算,資金有保障。
省衛生廳將鄉鎮衛生院住院“起付線外全報銷”作為今年十大衛生惠民措施的第一件向全省推廣。省衛生廳農合處副處長許達說,目前湘西自治州、張家界市、懷化市已全面推行參合農民在鄉鎮衛生院住院看病全報銷的制度,其余市州也在推行。藍山縣推行參合農民鄉鎮住院付費免費機制改革成功后,現已向全省范圍內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