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南開區中醫醫院始建于1980年,是一所二級甲等中醫院,現為天津中醫藥大學非直屬附屬醫院?,F有職工359人,床位數160張,日門診量8... [ 詳細 ]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醫院庫 > 天津市南開區中醫醫院 > 醫院動態 > 天氣寒冷中醫門診火熱 天津白領戀上“中藥方”
天氣寒冷中醫門診火熱 天津白領戀上“中藥方”
時間:2012-11-15 15:20來源:求醫網
近日,天津市衛生部門相繼發布了防治甲流“中藥方”。在對甲型H1N1流感重癥患者的救治中,中醫治療確實發揮了很大作用,使得“中醫門診”火了起來。昨日(12月23日),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以及三潭醫院等天津市部分社區醫院了解到,無論是大醫院,還是社區醫院,市民對中醫的需求越來越大,就診量明顯增加。對此,專家分析,由于中醫門診不需要優秀治療設備,因此減免了過多輔助檢查費用,且中草藥費用較低,對緩解看病難、看病貴,起到一定作用。
特色“國醫堂”進社區
近日,南開區建設了10家社區衛生“國醫堂”――中醫特色診區,讓市民不出社區就能看中醫。昨日(12月23日)上午,記者在南開區三潭醫院內看到,裝修一新的“國醫堂”古香古色,走廊墻壁上的裝飾品、天花板上的吊燈以及各個診室內的家具都是仿古的,就連醫生的胸牌也是如此,盡顯中醫特色。
“國醫堂”設有中醫診室、牽引室、理療室、疼痛門診、中藥房等,診查、抓藥、治療,在這個“中醫藥特色服務專區”內可以全部完成。
又便宜又方便受歡迎
家住南開區學湖里的方奶奶身體不太好,一到冬天就腰腿疼,腸胃也不太好。這些年來,她一直在看中醫?!拔疫@病需要中藥調理和做理療,現在社區醫院就有中醫治療,對我們老年人來說太方便了?!狈侥棠陶f,她經??粗嗅t,以前去大醫院要排很長的隊,耽誤時間不說,身體也受不了。社區有了“國醫堂”,不僅方便了居民看病,而且就醫費用也相對便宜,很受居民歡迎。
與三級醫院錯位“治未病”
三潭醫院院長劉林稱,該院“國醫堂”于本月正式開診,截至目前,每周都會有百余名患者就診?!皣t堂”定期有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專家坐診,同時也有本院的醫生為患者診治。作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三潭醫院“國醫堂”的職能與三級醫院有所區別。三級醫院的職能主要是“治”,而社區醫院的職能更注重“防”,將打造成為以“治未病”為理念的全新中醫藥特色服務專區。
“不治已病治未病”是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提出來的防病養生謀略,“治未病”是采取預防或治療手段,防止疾病發生、發展的方法。劉院長說,社區“國醫堂”將更注重調理、康復、理療等,如對亞健康人群的調理、養生等,防“病”于未然。對于社區醫院無法解決的疑難病癥,要上轉到三級醫院救治;而對在三級醫院治療后需要康復治療的人群,則在社區醫院內進行調養。
白領戀上中醫
治療亞健康中醫有優勢
什么樣的情況看中醫更有優勢呢?
中醫專家表示,亞健康、養生、慢性病或者病情傷害到臟器不能用西藥的,用中醫治療更有優勢。例如,有很多病通過西醫檢查沒有結果,查不出來,但是患者就感到不舒服,包括失眠、心煩、容易發火、疲勞、出汗、手腳心發熱等各種亞健康表現,包括女性的月經不調,適宜中醫治療。中醫養生可以使一些疾病消滅在萌芽狀態,避免嚴重后果發生。比如說心臟驟停引起的猝死,像這樣的患者在一年、兩年甚至是十年前就有癥狀,通過中藥的早期干預,心臟猝死率會大大下降。
白領的健康問題一直很受關注,近日,一項最新調查再次凸顯其問題的嚴重性。來自《國內城市白領健康狀況白皮書》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主要城市的白領亞健康比例達76%,處于過勞狀態的接近六成,真正意義上的“健康人”比例不到3%。
記者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中醫藥研院附屬醫院以及部分社區醫院了解到,如今市民看中醫,仍以治病為主,調養亞健康狀態的就診者仍占少數。喜歡看中醫的人群主要是老年人,年輕人則對中醫美容、中醫按摩更感興趣。
“年底了工作壓力大,總覺得身上沒勁,特別疲憊,但是沒有什么病癥,我想應該是亞健康的表現?!痹跒I海新區某外企工作的韓小姐說,“現在沒有時間鍛煉身體,看到同事有的喝中藥調養身體,我也打算試一下?!钡珦y計,在看中醫的人群中,像韓小姐這樣抱著“治未病”理念的仍占少數,不到全部就診者的10%。不過,一個好的現象是,“看上”中醫養生的白領確實在增加。
新聞延伸
社區醫院中醫門診火
中醫門診量超三成
好的社區醫院每月銷售中藥飲片近50萬元。據南開區衛生局統計,該區多家社區醫院日門診平均超過500人次,來社區醫院看中醫的患者也明顯增加了。如今,中醫進社區在天津市和平區、紅橋區、南開區已經相繼開展。在各級醫療機構,群眾不僅能享受到中醫藥特色的社區衛生服務,并且有效地降低了醫療費用。其中,中藥、針灸、刮痧、拔罐、推拿、熏洗等6項中醫服務已成為最受社區居民認可的中醫治療手段。
據了解,紅橋區已形成了以區中醫醫院為龍頭、9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科為樞紐、30個社區衛生服務站為補充,集中醫醫療、預防、保健、康復為一體的三級中醫醫療衛生服務網絡。通過對中藥房、中藥庫和中醫診室的提升改造,使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服務站的中成藥分別達到80種和50種以上,中藥飲片250種以上,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中醫門診量超過 30%,門診和住院患者中醫藥治療率和參與率超過60%,居全市優秀水平。
預防保健康復服務全
和平區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設了中醫科或針灸科、按摩科,并建立中醫家庭病床。此外,該區開展了體現中醫藥特點的社區衛生服務,包括:預防――充分發揮中醫藥特色和優勢,積極參與傳染病的預防工作,根據不同季節、不同傳染病制定不同的具體措施;保健――開展具有中醫特色的養生保健、食療藥膳、體質調養等工作;康復――對肢殘等疾病的社區康復服務;醫療――運用中醫理論治療社區的常見病、多發病、慢性病。
培養中醫人才挑大梁
中醫在社區醫院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中醫人才的培養至關重要。對此,和平區鼓勵二、三級中醫醫療機構中醫藥人員及退休的中醫藥人員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兼職服務。中醫專家指導小組每兩周對區內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進行一次技術指導巡視,同時加強社區衛生服務人員培訓。為使全區30個社區服務站全部配有中醫師,兩年來,紅橋區對10批次、240名社區醫務人員進行了中醫藥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培訓,社區醫生普遍能夠運用中西醫兩法診治常見病、多發病。南開區充分利用區中醫醫院成為天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的契機,向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提供中醫藥師資力量,為全系統中醫藥人員進行中醫藥知識和中醫適宜技術培訓與實踐學習,加大中醫人才引進和培養力度,深入開展系統內“拜師收徒”活動,使廣大中醫人才盡快成長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