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飲食注意事項
時間:2015-02-05來源:求醫網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雖然是一種不可逆的慢性病,但冠心病患者如果了解冠心病患者飲食上應該注意的事項,并嚴格按照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飲食注意事項所羅列的方法調節飲食起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患者一樣可以帶病延年。
(1)控制總熱量,維持正常的體重。糖在總熱量中的比例應控制在60%-70%。宜多吃些粗糧,以增加復雜的糖類、纖維素、維生素的含量。單糖及雙糖等應適當控制,尤其是高脂血癥和肥胖者更應注意。
(2)限制脂肪。脂肪的攝入應限制在總熱量的30%以下,以植物脂肪為主。適當的吃些瘦肉、家禽、魚類。據流行病學調查資料表明,歐美人冠心病發病率高,而亞洲的日本人冠心病的發病率低。我國的舟山漁民和北極的愛斯基摩人幾乎不患冠心病。歐美人平均每日吃魚20克,日本人每日吃魚100克,舟山和愛斯基摩人每日吃魚300克~400克。科學家們研究發現,海魚的脂肪中含有多不飽和脂肪酸,它能夠影響人體脂質代謝,降低血清膽固醇和血清甘油三酯以及低密度脂蛋白和極低密度脂蛋白,從而保護心血管,預防冠心病。由此可見,多吃海魚有益于冠心病的防治。膳食中應控制膽固醇的攝入,膽固醇的攝入量每天應少于300毫克,一個**中的膽固醇接近于300毫克,當患有冠心病時,應控制**的攝入,應每日半個**或每兩日一個**。不可一日吃數個**。要限制動物的內臟、腦等。
(3)適量的蛋白質。蛋白質是維持心臟必需的營養物質,能夠增強抵抗力,但攝入過多的蛋白質對冠心病不利。因蛋白質不易消化,能夠加快新陳代謝,增加心臟的負擔。有學者觀察,過多的攝入動物蛋白,反而會增加冠心病的發病率。所以蛋白質應適量。每日食物中蛋白質的含量以每公斤體重不超過1克為宜,應選用牛奶、酸奶、魚類和豆制品,對防治冠心病有利。
查看更多關于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飲食注意事項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