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圍神經損傷的診斷方法
時間:2015-02-05來源:求醫網
周圍神經損傷,平時戰時均多見。據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傷的一些統計,四肢神經傷約占外傷總數的10%,火器傷骨折中約有60%合并神經傷。神經損傷后,支配區的皮膚發冷,無汗,光滑,萎縮,坐骨神經傷常發生足底壓瘡,足部凍傷,無汗或少汗區一般符合感覺消失范圍,可作出汗試驗,常用的方法有:
(1)碘—淀粉試驗:在手指掌側涂2%碘溶液,干后涂抹一層淀粉,然后用燈烤,或飲熱水后適當運動使病人出汗,出汗后變為蘭色。
(2)茚三酮(Ninhydrin)指印試驗:將患指或趾在干凈紙上按一指印(亦可在熱飲發汗后再按),用鉛筆畫出手指足趾范圍,然后投入1%茚三酮溶液中,如有汗液即可在指印處顯出點狀指紋,用硝酸溶液浸泡固定,可長期保存,因汗中含有多種氨基酸,遇茚三酮后變為紫色,通過多次檢查對比,可觀察神經恢復情況。
查看更多關于周圍神經損傷的診斷方法的相關常識>>
推薦閱讀
- 周圍神經損傷治療方法 |
- 周圍神經損傷病因 |
- 周圍神經損傷飲食 |
- 周圍神經損傷專家 |
- 周圍神經損傷醫院
- 周圍神經損傷治療指南 |
- 周圍神經損傷癥狀 |
- 周圍神經損傷檢查 |
- 視頻 |
- 周圍神經損傷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