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的治療
時間:2016-05-10來源:求醫網
腹痛,中醫病名。是臨床常病證之一,可由多種原因引起,以臟腑氣機不利,臟腑失養,經脈氣血阻滯,不通則痛為基本病機,以寒熱虛實為辨證綱領。病位在腹,病變臟腑涉及肝、膽、脾、腎、膀胱、大小腸等。臨床應根據不同證候,分辨寒熱的輕重,虛實的多少,氣血的深淺,以“通”為治則,實則攻之,虛則補之,熱者寒之,寒者熱之,滯者通之,隨病機兼夾變化,或寒熱并用,或攻補兼施,靈活遣方用藥。
腹痛的治療:
耳針
選大腸、小腸、脾、胃神門、交感。每次取2-3穴,疼痛時用中強刺激捻轉,亦可用埋針法或貼壓法。
穴位注射
選天樞、足三里。用異丙嗪和阿托品各50mg混合,每穴注入0.5ml,每日一次。
平素飲食有節,進食易消化、富有營養的飲食。忌暴飲暴食及食生冷、不潔食物。虛寒者宜進熱食;熱證忌辛辣煎炸、肥甘厚膩之品;食積腹痛者宜暫禁食或少食。醫生應密切注意患者的面色、腹痛的部位、性質、程度、時間、腹診情況、二便及伴隨癥狀,并觀察腹痛與情緒、飲食寒溫等因素的關系。如見患者腹痛劇烈、拒按、冷汗淋漓、四肢不溫、嘔吐不止等癥狀,需警惕出現絕脫證,須立即處理,以免延誤病情。
溫馨提示:有關腹痛的問題,大家必須要認真的了解,了解腹痛之后,還一定要積極到專業醫院治療這種疾病,以規避疾病風險的發生。
【本文由西寧長城醫院消化科供稿】
查看更多關于腹痛的治療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