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的食療需要注意哪些
時間:2014-12-18來源:求醫網
腹痛是一種常見的疾病,以前很多人都不吧腹痛當一回事,很多患者甚至都沒有注意,但是隨著人們自身對健康理解的加深,對自己飲食健康的關注,許多人不禁要問腹痛的食療需知有哪些,一起來了解下吧。
腹痛的食療需知有哪些:
腹痛的飲食療法
1、生姜粥:生姜15克(打碎),放碗內,加入沸熱粥,加蓋煽片刻,加鹽調味服食。適用于寒邪內阻型腹痛。
2、大黃蜜糖水:大黃15克,加沸水200毫升泡15分鐘,加蜂蜜適量,代茶飲用。適用于濕熱壅滯腹痛。3、黃芪良姜糯米粥:黃芪20克,高良姜6克(研末),糯米100克,紅糖適量。將黃芪與糯米煮成熟,再加入高良姜末及紅糖煮片刻,趁熱服食。適用于中虛腹痛。
4、干姜粥:干姜3克,高良姜3克,粳米60克。先煎干姜、高良姜取汁,去渣,再入粳米,同煮為粥。早晚各1料。適用于脾胃虛寒型腹痛。
下列幾種飲食療法適合兒童應用:
1、白蘿卜500克,蜂蜜150克。將蘿卜切丁,放于沸水中煮熟撈出,晾曬半日,再放鍋內加蜂蜜用小火煮沸,調勻,冷卻后裝瓶,每日服3湯匙。適合于胃部脹痛、噯氣、反酸的患兒食用。
2、牛奶220ml,蜂蜜30克,鵪鶉蛋1只。將牛奶先煮沸,打入鵪鶉蛋,再煮數分鐘后加入蜂蜜即成。每早服用。適合胃痛、口渴、納呆、便秘的患兒用。
3、飴糖20克,沖入豆漿250毫升內,煮沸后空腹飲用。適合胃部隱痛、手足不溫,怕冷的患兒。
4、取蓮子、糯米、米仁各50克,紅糖15克。蓮子用開水泡脹,剝皮去心,放入鍋后加水煮30分鐘后加粳米及米仁煮沸,小火燉至爛,放紅糖后食用。適合中上腹疼痛、消瘦、食欲不振、舌苔膩的患兒。
腹痛的飲食禁忌:
1、虛寒證:飲食以溫熱為宜,忌食生冷與烈性酒漿,可適當選用姜、蔥、芥末、胡椒、大蒜、韭菜等作調料。應指導患者注意飲食調養,多選用溫中益氣之品,如羊肉、牛肉、南瓜、扁豆、山藥、蓮子、胡桃、龍眼、大棗、栗子、豆制品、乳類、蛋類等。
2、氣滯證:氣滯腹痛或腹脹者,應忌食南瓜、土豆及過甜之品等易壅阻氣機的食物,可用白蘿卜、大蒜、韭菜、香菇、柑橘等有行氣溫中作用之品作為食療。
3、血瘀證:飲食以易消化之溫性食品為主,山楂、酒釀有行氣活血功能,可用于食療。
4、食滯證:鼓勵患者食用蘿卜、金橘、橘子、蘋果、山楂等有寬中理氣消食之物。
過上面的介紹,我想大家對于“腹痛的食療需知有哪些”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吧。對于我們來說,多多積累一些相關的小知識,根據個人情況調整下個人飲食,對提高人們的生活品質,維護個人身體健康是極為有利的。
查看更多關于腹痛的食療需要注意哪些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