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心理疾病的預防措施有哪些
時間:2016-05-11來源:求醫網
近三十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一些嚴重威脅兒童身體健康的疾病 得到了控制,而兒童心理問題顯得日益突出,據我們在湖南省近萬人的流行學調查,4-16歲城鄉兒童的心理障礙患病率高達14.89%這些問題或多或少影響兒童的健康成長,甚至對家庭和社會產生麻煩或嚴重的危害.兒童心理保健是一項關系到國家未來的大事,特別在我國,把計劃生育、優生優育作為一項基本國策,加強兒童心理保健顯得尤為重要。那么兒童心理疾病是如何預防的?
1.從兒童時期重視精神健康教育,兒童早期的個性發展決定著其后來的個性特征,兒童時期是為身心健康打基礎的一個重要時期。
2.要注意家庭學校教育問題。兒童富于模仿性,易于受周圍人言行舉止的影響,家庭與學校配合,對兒童進行道德品質教育,培養他們愛勞動,愛集體的品德與作風,養成誠實、坦白、堅強、勇敢的心情和開朗豁達的性格。
3.及早發現和及時糾正一些精神障礙。兒童時期的神經機能失調,通常是從個別癥狀開始的,如口吃、遺尿、抽動、和睡眠障礙等。兒童時期的行為障礙,表現為孤僻、遲鈍、沖動行為、多動、網絡成癮等。早期發現、及時確診、及時處理。
4.對兒童心理問題和精神疾病的治療,主要分為心理咨詢、心理治療、藥物治療、康復訓練、教育行為治療等。但是很多家長很抵觸對孩子心理疾病用藥物治療,擔心藥物的副作用會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其實不然,對于病情較輕的孩子,一般采取心理咨詢、心理治療加康復訓練,通過談話交流等形式,幫孩子打開心結。而如果孩子病情較重,出現絕食、體重急速下降、嚴重睡眠障礙、情緒障礙或明顯的破壞性行為等,就要及時送醫院,必要時配合藥物治療。
5.父母要理解兒童的心理特點,對他們好奇、喜歡模仿、創新思維的特點應給予理解。經常將孩子的心理特點、行為方式與同齡的孩子對比。另一方面,父母還要給孩子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和科學的家庭教育。在教育子女的態度上力求一致,創造良好的家庭氣氛;在家庭教育中,對兒童不應有求必應,而應從小培養兒童面對困難、克服困難的精神。
6.當發現孩子出現心理問題時,要及時到醫院治療。由心理醫生有計劃、有步驟地調整,達到治療目的。對兒童心理問題的治療,常用的方法有行為治療、認知治療、支持性心理治療、感覺統合治療等,在治療過程中,家長的配合必不可少。由于兒童的心理特點、病因和癥狀表現與成年人在出現心理問題時的表現截然不同,而家長對孩子癥狀表現的描述越細致精確,對孩子的疾病確診和治療就越能達到對癥治療的目的。
由于當今社會的種種因素,兒童心理疾病是個令人不容忽視的問題,家長和老師要多留意孩子的語言、行為和心理是否突然出現明顯異常,發現孩子性格突然改變,出現異常語言和行為等情況,應與孩子多交流,情況沒有緩解時應帶孩子到正規的精神病專科醫院進行心理咨詢和治療。
【本文由西寧昆侖醫院供稿】
查看更多關于兒童心理疾病的預防措施有哪些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