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心理疾病的有那幾個診斷方法
時間:2016-05-11來源:求醫網
現代文明的發展使人類愈發脫離其自然屬性,污染、生活快節奏、學習就業壓力增加、信息量空前巨大、社會關系復雜、家庭結構改變、作息方式變化、消費取向差異、溺愛等,都使心理疾病逐漸增多并惡化。現代社會中,兒童心理疾病越來越受到關注。然而很多年輕的父母面對孩子出現的異常行為,往往感到疑惑,看看專家對兒童心理疾病診斷方法的建議。
1.由于存在或預期某種特殊物體或情景而出現的過度或不合理的顯著而持續的害怕;一接觸所恐懼的刺激,幾乎毫無例外地立即發生焦慮反應,采取一種僅限于此情景或由此情景所誘發的驚恐發作形式。這種焦慮表現為哭鬧、發脾氣、驚呆或緊緊拖住他人。
2.患兒一般都設法避免這種情景,否則便以極度的焦慮或痛苦、煩惱忍耐著,這種對所恐怖的情景的避免、焦慮或痛苦煩惱,會顯著地干擾個人的正常生活、學習或社交活動或關系,或者對這種恐怖感到顯著的痛苦煩惱。
3.這種伴于特殊物體或情景的焦慮、驚恐發作或恐怖性避免,都不可能歸于其他精神障礙,如強迫癥(如對污染有強迫思維的患兒在接觸臟物時的害怕)、社交恐怖癥(因害怕、窘迫、難堪而避免社交場合)等。兒童心理疾病治療方法在兒童時期有心理障礙,不治療成人后會產生精神疾病的調查顯示中,專家發現存在一定的關系,目前兒童心理障礙目前已有30多種,其中多動癥、兒童虐待、孤獨癥、酒精或最多見。如兒童多動癥,30%的患者成年后,仍有注意力渙散。易沖動、人際交往技能不佳、情緒問題多等表現。
4.兒童品行障礙的成年之后多有逃學,偷到,說謊的行為,反社會行為非常嚴重,而且品行障礙發生越早、行為問題越重,還會產生,發育遲鈍,智力低下等因素,有些知識面少的家長不關心這些,而對孩子進行打罵,都是比較愚蠢的做法,這些常受虐待的兒童,成年后產生粗暴、激越作為、犯罪人格障礙的又非常多。
5.有些成年后精神分裂癥的兒童在童年時容易消瘦,體格下降,身體虛弱,孤僻人際關系不良等癥狀,少兒期焦慮障礙多半會影響成年適應社會的能力,特別是嚴重焦慮、恐怖或強迫癥兒童,成人后也會產生這些對應癥狀。
所以說很多兒童心理疾病都是從小不治療,成人容易產生各種疾病,有些比較愚昧的家長害怕帶孩子看病會帶來影響,或者只是一味的打罵,這些都是比較短視做法,應該帶孩子去正規治療場所進行診斷才是正確做法,這樣孩子的一生才不會耽擱。
【本文由西寧昆侖醫院供稿】
查看更多關于兒童心理疾病的有那幾個診斷方法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