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脊柱裂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時間:2015-02-07來源:求醫網
早期認識小兒脊柱裂和早期治療是治愈小兒脊柱裂的關鍵。小兒脊柱裂合并脊髓拴系的患兒,小兒時一般沒有癥狀,但是隨著身體的發育,拴系的脊髓受到牽拉,從而出現相應的癥狀。研究表明,一旦出現運動功能的障礙,如肢體的無力和麻木等,只有約45%的患者恢復正常;一旦發生尿失禁,只有12%的患者恢復正常。因此一旦發現脊髓拴系,無論有無癥狀都要手術治療。
我們正在加大普及和宣傳相關方面的臨床知識,使患者家屬在患兒剛剛出生時就認識到后背部的包塊、血管痣、皮膚凹陷和多毛等并不是現象表面,可能存在椎管內的脊柱和脊髓先天畸形。應該早作檢查,近早手術,切勿在出現明顯癥狀后再匆忙手術,可能會后悔終生。隨著現代麻醉和神經重癥監護的重大進步,目前患者年齡并不是制約手術的問題。
為較好的達到椎管探查和減壓的目的,手術切口較好縱行設計,手術時應小心操作,防止損傷神經加重癥狀。手術分離時沿包塊周圍直達椎體缺損的骨邊緣,然后向上切除椎板達正常硬脊膜,切開硬膜向下探查,根據膨出的組織小心切除無功能的瘢痕和腫瘤,必要時切斷增粗拉緊的終絲,最終使脊髓及馬尾神經徹底松解,嚴密縫合硬脊膜和各層組織。對脊膜開口不能直接縫合時,則應翻轉背筋膜進行修補。包扎力求嚴密,并在術后及拆除縫線后2~3日內采用俯臥或側臥位,以防大小便浸濕,污染切口。
查看更多關于小兒脊柱裂的治療方法有哪些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