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內障三大癥狀
時間:2016-09-12來源:求醫網
凡是各種原因如老化,遺傳、局部營養障礙、免疫與代謝異常,外傷、中毒、輻射等,都能引起晶狀體代謝紊亂,導致晶狀體蛋白質變性而發生混濁,稱為白內障,此時光線被混濁晶狀體阻擾無法投射在視網膜上,導致視物模糊。多見于40歲以上,且隨年齡增長而發病率增多。
白內障的癥狀如下:
重影
白內障發展過程中,伴隨著晶體狀纖維形態學變化,其結果是引起屈光指數的改變。由于晶狀體混濁的不規則性和發生次序的不一致性,引起屈光狀態的紊亂,從而產生重影、單眼復視、多視、散視、事物變形等白內障的早期癥狀。有時由于衍射,患者可以發現在注視點周圍有星形、束狀等點彩樣光暈。
模糊
白內障的主要癥狀是視力減退和視物模糊,嚴重者可以造成白內障盲。視力障礙程度與晶狀體混濁的程度和混濁所在的位置有關。遠離視軸的晶體周邊部混濁對視力無明顯影響;而晶狀體后極部由于更接近節點,在此處即使是微小的混濁都可以嚴重影響視力。皮質性年齡相關性白內障,混濁一般從周邊部開始,逐漸向中心部發展,但主要在中心皮質混濁區域之間留有透明部分,則患眼仍然可以有接近正常的視力;而核性白內障,由于混濁發生在視軸區,因此即使在白內障早期即可發生明顯的視力障礙。核性白內障患者進入暗處后,由于瞳孔散大視力可以提高;而以周邊部混濁為主的白內障的患者,在強光下由于瞳孔縮小二排除了混濁干擾,視力反而可以改善。
黑影
在白內障發展過程中,有時可以在視野某一方向出現點狀或者片狀固定性黑影,尤其在強光背景下特別明顯。如果晶狀體局限性混濁特別致密,還可以在視野內出現陽性暗點。由于晶狀體混濁位于節點之前,因而固定性黑影與混濁所在位置同側,而玻璃體混濁位于節點之后,因而所產生的黑影在對側。當瞳孔散大,由于進入光線較多和光圈效應,有時黑影會明顯變小甚或消失。
【本文由邯鄲愛眼醫院供稿】
查看更多關于白內障三大癥狀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