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區分先天性白內障
時間:2016-09-12來源:求醫網
先天性白內障的病因有很多種,統計顯示先天性白內障中19%與風疹病毒有關,21%與系統性疾病有關,8%與遺傳因素有關,6%與眼部疾病有關,還有少部分與早產及圍產期的疾病有關。其中最常見的相關病癥是中樞神經系統損害,約23%的先天性白內障合并有中樞神經系統疾病。而遺傳性的先天性白內障最常見的是顯性遺傳,隱性遺傳較少見。
先天性白內障分類
(1)前極白內障:因胚胎期晶狀體泡未從表面外胚葉完全脫落所致。為品狀體前囊膜中央局限性混濁,多為網形,大小不等,可伸人品狀體皮質內,或表面突出于前方內,因此又稱錐形白內障,為前囊下上皮增生所致。多為雙側,靜止不發展。由于混濁范圍不大,其下皮質透明,對視力影響不大。
(2)后極白內障:因胚胎期玻璃體血管未完全消退所致。為晶狀體后囊膜中央局限性混濁,邊緣不齊,可呈盤狀、核狀或花萼狀。多為雙眼發生。多數為靜止性,少數為進行性,由于混濁位于眼屈光系統的結點附近,對視力有一定影響。
(3)冠狀白內障:與遺傳有關。多為品狀體皮質深層周邊部圓形、橢圓形、短棒狀、啞鈴狀混池,呈花冠狀排列,品狀體中央部及周邊部透明,為雙眼發生,靜止性,很少影響視力。
(4)點狀白內障:晶狀體皮質各部散在灰白或藍色混濁小點,點與點間皮質透明,發生在m生后或青少年期,為雙眼性、靜止性,一般不影響視力。
(5)核性白內障:較常見的先天性白內障。通常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少數為隱性遺傳,也有散發性。胚胎期和胎兒期均受累,呈致密的白色混濁,但皮質完全透明。多為雙眼發病。瞳孑L縮小時視力障礙明顯,瞳孔散大時視力顯著增加。
(6)繞核性白內障:是兒童期最常見的白內障。因晶狀體在胚胎某一時期的代謝障礙所致,可能與胎兒甲狀旁腺功能低下、低血鈣及母體營養不足有關。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鞚嵛挥谕该骶铙w核周圍的層間因此又稱板層白內障。有時在此層混濁之外,又有一層或數層混濁,各層之間
仍有透明皮質間隔。最外層常有“V”字形混濁騎跨在混濁帶的前后,稱為“騎子”。常為雙眼發生,靜止性。視力明顯受礙。
【本文由邯鄲愛眼醫院供稿】
查看更多關于如何區分先天性白內障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