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療法】老中醫怎樣治療月經不調
時間:2016-12-20來源:求醫網
月經不調是一種對女性身體危害很大的一種婦科疾病,該疾病主要表現為不規則子宮出血、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閉經和絕經等,這些癥狀侵害著女性患者朋友的身體健康,甚至嚴重后還會導致不孕不育。所以對于該病,大家需做到積極對癥治療。目前中醫辨證治療月經不調在臨床上應用比較廣泛,治療的效果也比較明顯。那么老中醫怎樣治療月經不調呢?接下來我們看文章具體介紹吧。
第1、治療血熱胸悶型月經不調
經期提前,經血鮮紅或有紫塊或深紅,質粘而稠,心胸煩悶,面紅口干,咽干口燥,顏面潮紅,尿黃便秘,舌紅苔黃。治宜清熱涼血。代表方劑知柏六味地黃丸加味治療月經不調。熟地黃、山茱萸、山藥、牡丹皮、白茯苓、澤瀉、黃柏、知母等。
第2、治療氣血兩虛型月經不調
月經周期提前或延后,經量增多或減少,經期延長、色淡、質稀。或少腹疼痛,或頭暈眼花,或神疲肢倦,面色蒼白或萎黃,納少便溏。舌質淡紅,脈細弱。治療宜氣血雙補。代表方劑歸脾湯治療月經不調。白術、當歸、白茯苓、黃芪、龍眼肉、遠志、酸棗仁、木香、甘草、人參、加生姜、大棗。
第3、治療脾腎虧虛型月經不調
月經周期先后不定,量少,色淡紅或黯紅,質薄。腰膝酸軟,足跟痛,頭暈耳鳴,或小腹冷,或夜尿多。舌淡,脈沉弱或沉遲。治宜補腎調經。代表方劑溫經湯治療月經不調。吳茱萸、當歸、川芎、芍藥、人參、桂枝、阿膠、牡丹皮、生姜、甘草、半夏等。
第4、治療氣滯血瘀型月經不調
月經先后無定期,經量或多或少,色紫紅,有血塊,經行不暢。或伴小腹疼痛拒按,或有胸脅、乳房、少腹脹痛,脘悶不舒,舌質紫黯或有瘀點,苔薄白或薄黃,脈弦或澀。治宜活血化瘀、理氣止痛。代表方劑逍遙散合血府逐瘀湯加減治療月經不調。當歸、桃仁、紅花、枳殼、赤芍、柴胡、佛手、合歡皮、茯苓、元胡、川芎、牛膝治療月經不調。
溫馨提示:以上就是對于“老中醫怎樣治療月經不調”的相關內容介紹了,小編希望對大家的了解有幫助。由于月經不調的治療過程比較長,因此患者朋友除了積極配合醫生治療外,在日常生活中應該保持精神愉快,避免情緒波動,防止過度節食,戒煙限酒等,這些可促進病情的恢復,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的。
相關閱讀:
(飲食配方)調理月經不調的食物有哪些
查看更多關于【經典療法】老中醫怎樣治療月經不調的相關常識>>
婦產科疾病
- 婦科炎癥
- 婦科腫瘤
- 宮頸糜爛
- 月經不調
- 子宮內膜異位癥
- 更年期綜合癥
- 卵巢囊腫
- 外陰白斑
- 乳腺增生
- 女性不孕
- 婦科疾病
- 子宮肌瘤
- 盆腔炎
- 恥骨聯合分離癥
- 乳頭溢液
- 積乳囊腫
- 絕經
- 功血
- 陰道痙攣
- 卵巢性不孕
- 原發性痛經
- 子宮性不孕
- 妊娠期急性脂肪
- 急性宮頸炎
- 慢性子宮內膜炎
- 妊娠嘔吐
- 宮頸性不孕
- 霉菌性外陰炎
- 婦科檢查
- 細菌性陰炎
- 盤腔炎
- 子宮息肉
- 輸卵管積水
- 產褥期乳腺炎
- 乳頭內陷
- 卵巢炎
- 乳房脹痛
- 白帶異常
- 崩漏
- 閉經
- 滴蟲性外陰炎
- 滴蟲性陰道炎
- 附件炎
- 黃體囊腫
- 結核性陰道炎
- 卵泡囊腫
- 霉菌性陰道炎
- 輸卵管炎
- 外陰炎
- 細菌性陰道炎
- 陰道炎
- 子宮頸息肉
- 子宮頸炎
- 子宮內膜息肉
- 子宮內膜增生
- 子宮肉瘤
- 子宮脫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