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治療近視眼的方法都有什么
時間:2017-03-17來源:求醫網
近視眼是目前最為常見的一種眼科疾病。它平常到很多人甚至不覺得近視眼是疾病,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戴著眼鏡的人。隨著現在科技水平不斷進步,很多的電子產品的出現,越來越多的小孩子也早早就患上了近視眼。近視眼的危害真的不小,我們一定要引起足夠的重視。那么,您知道臨床治療近視眼的方法都有什么。
臨床治療近視眼的方法都有什么?
1.配戴眼鏡
在近視眼的眼前放置一適當凹透鏡,平行光束通過后被分散入眼,焦點因此后移,正落在視網膜上,可獲得清晰的遠視力。矯正近視凹透鏡片度數的選擇原則是,在獲得正常視力(1.0~1.2)或最滿意的視力(即矯正不到1.0時的較好視力)的幾個凹透鏡片中選其中度數最小的作為該眼的矯正度數。
正確適當度數的凹透鏡除提高視力外,可恢復調節與集合的平衡,緩解視疲勞,預防或矯正斜視或弱視,減低屈光參差,有利建立與發展雙眼同視功能,近視散光者戴鏡矯正有可能阻止屈光度加深。
2.手術治療近視眼
近視眼的手術治療近年來已在國內外普遍應用。手術種類較多,可分為:
(1)角膜手術 包括準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削術(LASIK)、準分子激光角膜切削術(PRK)、放射性角膜切開術以及較少用的自動板層成形術、角膜環放置術、表面角膜移植術、角膜鏡片術等。此類手術一般用于近視眼已停止發展者。手術能通過改變角膜的曲度,矯正近視性屈光不正,但對病理性近視眼的眼底變化及各種并發癥并無作用。
(2)晶狀體及人工晶狀體手術 對高度近視眼作透明晶狀體摘出術以矯正屈光不正已有較久歷史,但需注意術后發生視網膜脫離、黃斑囊樣水腫等并發癥的可能。近年應用超聲乳化術合并人工晶狀體植入術,效果較好。也有人對透明晶狀體的高度近視眼者在晶狀體前放置前房型或后房型的人工晶狀體,以矯正屈光不正,也取得了一定的矯正效果。本法矯正屈光不正的能力較強,對于1200度以上的高度近視,角膜較薄,估計用角膜屈光手術不易矯正者可能更為適用。
(3)鞏膜后部加固術 對進行性的病理性近視眼用闊筋膜、異體鞏膜條帶、硬腦膜或硅膠海綿等繞過眼球后極作鞏膜后部加固,希望能防止近視眼進行及減少眼底并發癥的發生。
3.藥物治療近視眼
曾用于治療近視眼的藥物種類繁多,包括阿托品、去氧腎上腺素、夏天無、新斯的明、托品卡胺等。
4.其他治療近視眼
其他凡無害于眼而有一定理論依據的治療近視眼方法,如霧視法、雙眼合像法及合像增視儀、遠眺法、睫狀肌鍛煉法等均可試用。
溫馨提示:以上就是有關于“臨床治療近視眼的方法都有什么”的全部介紹了。一般來說,如果您的近視程度不是很嚴重,那么就適當的調節用眼就可以了。如果您的近視程度比較嚴重且嚴重的影響生活,那么就應該考慮進行治療。
查看更多關于臨床治療近視眼的方法都有什么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