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如何分型辯證治療脂肪肝
時間:2017-03-22來源:求醫網
中醫如何分型辯證治療脂肪肝?醫學上脂肪肝屬于常見病,在中醫學里認為此病是積聚與瘀痰范疇,可分為輕度、中度及重度等三種類型,其實在輕度脂肪肝發生的時候一般對人體的危害比較小,患者可以才用中醫來進行治療。那么,中醫如何分型辯證治療脂肪肝的呢?下面我們一起來詳細的了解一下。
1、痰瘀阻絡型脂肪肝:肝胃不和,肝氣郁結
(1)臨床表現:胸悶不舒、肝區脹痛、善嘆息、倦怠乏力、惡心納呆肝臟腫大或不腫?舌質暗紅、苔薄白膩、脈玄細
(2)病因病機:肝郁氣滯、情志不舒、濕痰內停、氣滯血瘀,發生脂肪肝
(3)治療原則:疏肝理氣、化痰祛瘀。
2、肝郁血瘀型脂肪肝:脾虛濕盛、痰濕內阻
(1)臨床表現:噯氣惡心、右肋脹滿、倦怠乏力、食少納呆、大便溏薄、苔厚白膩、舌質淡紅、脈濡緩。
(2)病因病機:長嗜食甘肥厚味之品?或著情志失調以及某些疾病因素?使脾失健運?濕濁結聚成痰?肝失疏泄?以致痰濕阻于肝絡而成脂肪肝。
(3)治療原則:疏肝健脾、祛濕化痰。
3、脾失健運型脂肪肝:痰瘀痹阻、肝腎虧虛
(1)臨床表現:頭暈目眩、體型稍胖、耳鳴健忘、偶有頭痛、五心煩熱、口干咽燥、舌紅少苔、失眠多夢、脈細數。
(2)病因病機:水不涵木、肝失疏泄、脾虛失于運化、痰瘀痹阻于肝,成為脂肪肝。
(3)治療原則:滋腎養肝、活血化淤、清熱化痰。
4、瘀濁內滯型脂肪肝:痰瘀互結、氣滯血瘀
(1)臨床表現:原有消渴病、素體陰虛火旺、慢性遷延性肝炎、肋下腫大、質中拒按、納減乏力、舌質紫暗有瘀斑、苔薄白、脈細澀。
(2)病因病機:痰濕阻滯、氣滯血瘀、痰濁、瘀血痹阻于肝絡?致使肝區刺痛脹痛以及脂肪肝的形成。
(3)治療原則:益氣活血、化痰祛瘀、消腫散結。
中醫是如何治療脂肪肝的?專家解釋說,專家提示:“脂肪肝并不可怕,和許多富貴病一樣,關鍵是調整日常的生活習慣。”西藥治療脂肪肝,大多采用調節血脂的藥物,如他汀類、貝特類等,這些藥物都有著嚴格的適應癥。事實上,脂肪肝與高脂血癥既可互相聯系,也可獨立成病。
以上就是關于“中醫如何分型辯證治療脂肪肝”的具體介紹,希望可以幫助到廣大患者朋友。中醫治療脂肪肝能夠針對病情和患者的身體體質,比起西醫來說,即治標又治本,所以如果有脂肪肝的朋友不妨試試中醫治療。
相關閱讀:
查看更多關于中醫如何分型辯證治療脂肪肝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