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血管病的中醫辨證治療
時間:2015-02-10來源:求醫網
中醫中藥治療各種腦血管病如腦供血不足、腦血管痙攣引起的頭暈頭痛、腦血管意外、高血壓病等,在臨床隨癥加減,療效顯著,下面從常用方的中藥性味、功效及藥理方面作一介紹,但中醫講究辨證論治,具有很強的個性化治療,原則上是一人方,一定要辨證施治:
1、黃芪:味甘、微溫,歸脾、肺經,具有益衛固表,補氣升陽,托毒生肌,利水消腫之效。用于氣虛乏力,食少便溏,中氣下陷,久瀉脫肛,自汗盜汗,血虛萎黃,陰疽漫腫,氣虛水腫,內熱消渴。
2、當歸:味甘、辛、溫,歸肝、心、脾經,具有活血止痛,補血調經,潤腸通便之效。用于用于血虛眩暈,月經不調,閉經,痛經,面色痿黃,虛寒腹痛,跌打損傷,風濕痹痛,癰疽瘡瘍,腸燥便秘。
3、赤芍:味苦、微寒,歸肝經,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止痛之效。用于血熱妄行、吐衄發斑、瘀血經閉、跌打損傷、熱毒瘡瘍、肝火目赤。
4、白芍:味苦、酸、微寒。歸肝、脾經。具有養血斂陰,柔肝止痛,平抑肝陽之效。用于肝血虧虛及血虛月經不調,肝脾不和之胸脅脘腹疼痛或四肢攣急疼痛,肝陽上亢之頭痛眩暈。
查看更多關于腦血管病的中醫辨證治療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