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如何較為有效的治療皮膚瘙癢
時間:2017-09-07來源:求醫網
皮膚瘙癢相信每個人都會有,一般也不會把它當回事,但是如果過于頻繁的瘙癢,都已經開始影響到睡眠生活了那么就要對它引起重視了,而且專家指出,如果皮膚瘙癢不及時進行治療的話,患者反復抓撓使皮膚破損還會引起感染的嚴重后果。正在被皮膚瘙癢困擾著的人們,今天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中醫如何較為有效的治療皮膚瘙癢。
1、中醫治療皮膚瘙癢(脾肺氣虛型)
癥見皮膚作癢,發無定時,次數頻繁,搔至皮膚出血仍不止癢,甚則晚間不能安眠。體無完膚,搔痕累累,點狀血痂密布,淡褐色色素沉著。精神萎靡,少氣懶言,肢體倦怠,納差。舌質淡,苔白,脈細弱屬睥肺氣虛型,中醫在治療皮膚瘙癢時宜補脾益肺,疏風止癢。方藥用:黃芪、黨參各30克,白術、茯苓各12克,升麻、防風、白蒺藜、僵蠶、蛇床子、炙甘草各9克。能起到治皮膚瘙癢的作用。
2、中醫治療皮膚瘙癢(肝陽上亢型)
中醫如何較為有效的治療皮膚瘙癢?癥見周身皮膚瘙癢,抓后皮膚潮紅,性情急躁易怒,伴頭痛頭脹眩暈,面紅目赤,口苦,小便黃。舌質紅,苔黃,脈弦數。屬肝陽上亢型,兼感風邪,中醫在治療皮膚瘙癢時宜清肝瀉熱,祛風止癢。方藥用:菊花6克,白蒺藜9克,龍膽草、梔子、柴胡、黃芩、夏枯草、丹皮、車前子、蛇床子、地膚子各10克。能起到治皮膚瘙癢的作用。
3、中醫治療皮膚瘙癢(陰虛內熱型)
癥見全身皮膚瘙癢,肌膚呈紅褐色搔痕,點狀血痂分布,并覆少許鱗屑,肌膚干燥,觸之灼熱,口渴咽干,五心煩熱,午后尤甚,得涼則舒,小便色黃。舌質紅,苔少,脈細數屬陰虛內熱型,中醫在治療皮膚瘙癢時宜滋陰清虛熱、疏風止癢。方藥用:竹葉6克,防風9克,天花粉、胡黃連、蛇床子、地膚子各10克,知母12克,白鮮皮、麥冬各15克,沙參20克,生地、玄參各30克。能起到治皮膚瘙癢的作用。
中醫如何較為有效的治療皮膚瘙癢?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搜羅來的幾個中醫治療皮膚瘙癢的方案了,不過只能參考哦!如果癥狀已經相當嚴重的患者還是要及時去醫院接受正規治療的,這樣才能早日痊愈。
相關閱讀:
查看更多關于中醫如何較為有效的治療皮膚瘙癢的相關常識>>
皮膚科疾病
- 肛周濕疹
- 包皮過長
- 皮膚腫瘤
- 祛斑美容
- 過敏性皮膚病
- 痤瘡
- 小兒皮膚疾病
- 皮膚科疾病
- 黃褐斑
- 毛發移植
- 手汗癥
- 顏面潮紅
- 雞眼
- 日曬傷
- 腳氣
- 體癬
- 念珠菌病
- 汗管瘤
- 紫癜
- 毛囊炎
- 甲溝炎
- 黑痣
- 皮脂腺囊腫
- 多汗癥
- 胼胝
- 頭皮毛囊炎
- 掌跖膿皰病
- 癰
- 凍瘡
- 癢疹
- 結節性癢疹
- 天皰瘡
- 多形紅斑
- 萎縮紋
- 藥疹
- 黃色瘤
- 結節性血管炎
- 色素性蕁麻疹
- 尋常型牛皮癬
- 壓迫性蕁麻疹
- 連續性肢端皮炎
- 毛囊角化病
- 皮膚瘙癢
- 玫瑰糠疹
- 跖疣
- 股癬
- 過敏
- 人工性蕁麻疹
- 糜爛型腳氣
- 脫發嚴重
- 膿性指頭炎
- 奶癬
- 痣
- 干燥綜合征
- 淋巴管炎
- 暗瘡
- 白化病
- 白色糠疹
- 白癬
- 斑禿
- 瘢痕疙瘩
- 扁平疣
- 卟啉病
- 糙皮病
- 淀粉樣變病
- 多肌炎
- 蜂窩織炎
- 汗斑
- 汗皰疹
- 紅皮病
- 甲癬
- 甲周炎
- 腳癬
- 結節性紅斑
- 疥瘡
- 口周皮炎
- 口周濕疹
- 老年疣
- 老人斑
- 毛囊蟲病
- 膿皰瘡
- 皮肌炎
- 皮炎
- 千日瘡
- 丘疹
- 雀斑
- 妊娠癢疹
- 日光性皮炎
- 褥瘡
- 瘙癢癥
- 色汗癥
- 神經性皮炎
- 手癬
- 太田痣
- 外陰毛囊炎
- 外陰皮膚脂溢性
- 外陰色素痣
- 夏季皮炎
- 癬
- 尋常疣
- 疣
- 脂膜炎
- 足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