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靜脈高壓的發病機制
時間:2015-02-12來源:求醫網
門靜脈高壓發病機制較復雜,不同的原因可通過不同的途徑引起門靜脈高壓。理論上講,門靜脈壓力增高是由于門靜脈血流阻力增加和血流量增加所致,下腔靜脈壓力也可影響門靜脈血流阻力。但在正常人體,門靜脈-肝靜脈循環有高度的順應性,它能耐受巨大的血流變化而使門靜脈壓力變化很小,故門靜脈高壓首先是由血流阻力增加引起的,一旦門靜脈高壓出現,門靜脈血流量增加是維持或加劇慢性門靜脈高壓的一個重要因素。血流阻力增加可發生于門靜脈和肝靜脈系統的任何部位,由于門靜脈及其屬支均缺乏瓣膜,無論肝內、肝外門靜脈阻力增加均可使門靜脈系統壓力普遍升高,從而引起一系列血流動力學改變和臨床表現。血流阻力與血液黏稠度和血管的長度呈正比,與血管半徑的四次方呈反比。
根據上述病理生理學變化可見門靜脈高壓的形成有原發因素,即門靜脈系統的梗阻,是機械性的,使門靜脈阻力增加,血流量減少(后向血流學說);也有繼發因素即高血流動力狀態,是功能性的,使內臟動脈血流增加,阻力減少(前向血流學說)。另外很多因素如神經體液、血管活性物質、藥物、組織結構及功能變化等均影響門靜脈血流及其阻力。
查看更多關于門靜脈高壓的發病機制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