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羅圈腿的診斷方法
時間:2014-12-25來源:求醫網
羅圈腿是手足外科的一種常見疾病,由于先天性居多,因而寶寶就成了最易患人群,羅圈腿是寶寶成長過程中的暫時現象。出現這種現象,跟寶寶在子宮里蜷縮的姿勢有很大的關系。家長們一定要學會寶寶羅圈腿的診斷方法,以便在發現自己的寶寶有異常時,就能及時發現及時治療。
寶寶羅圈腿的診斷方法:
1、診斷:羅圈腿具體表現為雙膝關節伸直,雙足內踝并攏, 但膝關節不能靠攏,兩腿呈現“O”形,而膝關節的間距大小可以代表膝關節畸形的嚴重程度。不過在醫學上,醫生不是簡單地以膝關節的間距作為判斷標準,而是將大腿和小腿軸線的夾角( 銳角) 大小作為判斷畸形程度的尺度。
2、鑒別:與羅圈腿相反,X 形腿表現為當膝關節伸直并靠攏時,雙足內踝不能靠攏。此時,雙足內踝間距的大小反應出膝關節畸形的嚴重程度。同樣,在醫學上,醫生也將大腿和小腿軸線的夾角( 銳角) 作為判斷畸形嚴重程度的尺度,而不是單純以雙足內踝間距為判斷尺度。
3、檢查:醫生的診斷標準是在雙下肢X 光片下,根據大小腿軸線的夾角( 銳角) 來判斷。如果這個銳角小于5°,基本沒有問題,屬于正常范圍,不必治療,如果角度在5°~ 10°之間,說明介于正常與異常之間,可以在家進行干預,大于10°則屬于病理狀態,應該到醫院進行治療。
但是孩子有的畸形腿絕大多數 都是生理性的,都在正常范圍內,可以自然變直。當孩子慢慢地長大,逐漸學會了蹲起、站立,然后是蹣跚學步、踉蹌行走。隨著孩子的直立、行走,他的雙下肢開 始負重,腿部的肌肉也得到了鍛煉和加強。我們知道,只有直立的物體的承重能力才是最大的,在這一不變的自然法則下,孩子的雙腿開始逐漸而緩慢地向垂直發展,大腿和小腿逐漸成為一條直線,最終長成正常的形狀。
以上就是關于寶寶羅圈腿的診斷方法的全部內容,希望對家長們有所幫助,另外, 除了非常嚴重的畸形需醫學矯正外,其他的均可通過運動鍛煉來糾正或彌補。可做壓腿運動,通常采用直壓腿和側壓腿。踢腿運動也是非常好的一種方法,羅圈腿采用小腿外踢法;X型腿采用小腿內踢法。
查看更多關于寶寶羅圈腿的診斷方法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