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元損傷(運動神經元損傷)
神經元損傷的檢查診斷方法
神經元損傷的診斷可根據外傷史、臨床癥狀和檢查,判斷神經損傷的部位、性質和程度。
1.傷部檢查:檢查有無傷口,如有傷口,應檢查其范圍和深度、軟組織損傷情況以及有無感染。查明槍彈傷或彈片傷的徑路,有無血管傷、骨折或脫臼等。如傷口已愈合,觀察瘢痕情況和有無動脈瘤或動靜脈瘺形成等。
2.肢體姿勢:觀察肢體有無畸形。橈神經傷有腕下垂;尺神經傷有爪狀手,即第4、5指的掌指關節過伸,指間關節屈曲;正中神經傷有猿手;腓總神經傷有足下垂等。如時間過久,因對抗肌肉失去平衡,可發生關節攣縮等改變。
3.運動功能的檢查:根據肌肉癱瘓情況判斷神經損傷及其程度,用六級法區分肌力。
0級——無肌肉收縮;
1級——肌肉稍有收縮;
2級——不對抗地心引力方向,能達到關節完全動度;
3級——對抗地心引力方向,能達到關節完全動度,但不能加任何阻力;
4級——對抗地心引力方向并加一定阻力,能達到關節完全動度;
5級——正常。
周圍神經損傷引起肌肉軟癱,失去張力,有進行性肌肉萎縮。依神經損傷程度不同,肌力有上述區別,在神經恢復過程中,肌萎縮逐漸消失,如堅持鍛煉可有不斷進步。
4.感覺功能的檢查:檢查痛覺、觸覺、溫覺、兩點區別覺及其改變范圍,判斷神經損傷程度。一般檢查痛覺及觸覺即可。注意感覺供給區為單一神經或其它神經供給重疊,可與健側皮膚比較。實物感與淺觸覺為精細感覺,痛覺與深觸覺為粗感覺。神經修復后,粗感覺恢復較早較好。
感覺功能障礙亦可用六級法區別其程度:
0級——完全無感覺;
1級——深痛覺存在;
2級——有痛覺及部分觸覺;
3級——痛覺和觸覺完全;
4級——痛、觸覺完全,且有兩點區別覺,惟距離較大;
5級——感覺完全正常。
- 友情鏈接:
- 神經元損傷地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