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關節病(退行性關節病)

骨關節炎的診斷依據
一、診斷依據
1.中老年男性多見。
2.好發部位為活動多和負重多的關節,如髖、膝、踝和脊椎的頸椎、腰椎為最常見。
3.主要癥狀是關節疼痛,疼痛于活動時發生,休息后消失。也可以出現休息痛癥狀。
4.早期關節外形和活動無異常,晚期關節可腫脹、積液和畸形,關節壓痛,僵硬,活動受限,活動時有磨擦感。
5.X線攝片可顯示關節間隙狹窄,關節面凹凸不平,軟骨不硬化,軟骨下骨質疏松、囊性變,關節邊緣唇樣骨質增生,關節腔內可見游離體、關節畸形和半脫位改變。確診主要根據臨床表現和實驗室資料,不難判斷。
二、鑒別診斷
1、風濕性關節炎 本病尤易與類風濕關節炎起病時相混淆,下列各點可資鑒別:
①起病一般急驟,有咽痛,發熱和白細胞增高。
②以四肢大關節受累多見,為游走性關節腫痛,關節癥狀消失后無長期性損害。
③常同時發生心臟炎。
④血清抗鏈球菌溶血素“O”,抗鏈球菌激酶及抗透明質酸酶均為陽性,而RF陰性。
⑤水楊酸制劑療效常迅速而顯著。
2、結核性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限于單關節或少數關節時應與本病鑒別,本病可伴有其他部位結核病變,如脊椎結核常有椎旁膿腫,二個以上關節同時發病者較少見,X線檢查早期不易區別,若有骨質局限性破壞或有椎旁膿腫陰影,有助診斷,關節腔滲液作結核菌培養常陽性,抗結核治療有效。
3、其它結締組織疾病:系統性紅斑狼,硬皮病皮肌炎等。

- 友情鏈接:
- 骨關節病地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