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分娩出血的主要因素
時間:2015-03-03來源:求醫網
很多的產婦朋友在分娩完以后,會出現產后出血的癥狀,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產后出血,這種現象一般是發生在剖腹產患者的身上,子宮里面有淤血,淤血不出來的話,會導致各種疾病的發生,我們一起來看看介紹吧。
分娩后,胎盤附著面的蛻膜血管內血栓形成,這為子宮復原的生理過程,一般于3周后栓塞逐漸纖維化,完全阻塞管腔。如發生感染,局部不能如期復原,血栓溶解脫落,血竇重新開放,可發生大出血。如果分娩時處理不當,部分胎盤小葉、胎膜、蛻膜殘留在宮腔內,經過一定時期后,壞死脫落,使附著的血管裸露或蛻膜長時間殘留在宮腔內,都可影響子宮的如期復原而致產后大出血,一般多發生在分娩后數日至20天內。
剖宮產時,由于縫合過密,特別在角部,容易影響血運而發生壞死,可造成嚴重子宮出血。也可由于子宮切口對合不好,引致感染壞死,發生大出血。在剖宮產日益增多的情況下此類情況應特別引起注意。
產后出血多發生在分娩后數日,甚至二三十天之后,剖腹產之后的出血者甚至可發生在產褥末期,表現多為急性反復出現的大出血。胎盤、胎膜、胎盤息肉所致的大出血在發生之前可先延續有小量陰道出血,惡露增多,但一般無腹痛癥狀,失血過多過急,可致休克,應引起高度注意。
查看更多關于引起分娩出血的主要因素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