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上如何診斷出血熱
時間:2015-03-04來源:求醫網
出血熱一般依據臨床特點和實驗室檢查、結合流行病學資料,在排除其他疾病的基礎上,進行綜合性診斷,對典型病例診斷并不困難,但在非疫區,非流行季節,以及對不典型病例確診較難,必須經特異性血清學診斷方法確診。
1.流行病學資料
發病季節,于病前二月曾在疫區居住或逗留過,有與鼠、螨及其他可能帶毒動物直接或間接接觸史;或曾食用鼠類排泄物污染的食物或有接觸帶毒實驗動物史。
2.癥狀
起病急,有發熱、頭痛、眼眶痛、腰痛(三痛),多伴有消化道癥狀,如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常依次出現低血壓、少尿及多尿現象。
3.體征
(1)毛細血管中毒癥:面、頸、上胸部潮紅(三紅),重者呈酒醉貌;眼球結合膜、咽部及軟腭充血;咽部、液下、前胸等部位可見出血點(點狀、條索狀、簇狀);重者可見大片瘀斑或腔道出血。
(2)滲出體征:球結合膜及眼瞼、面部因滲出而水腫,腎區有叩痛。
4.實驗室檢查
(1)尿常規:尿中出現蛋白,且逐漸增多,有紅細胞、管型或膜狀物。
(2)血象:早期白細胞總數正常或偏低,隨病程進展增高,重者可出現類白血病反應,并可出現異形淋巴細胞,重者達15%以上。血小板計數下降,以低血壓及少尿期最低。紅細胞及血紅蛋白在發熱后期和低血壓期因血液濃縮而升高。
(3)血尿素:氮(BUN)或肌酐值逐漸增高。
查看更多關于臨床上如何診斷出血熱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