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流行性出血熱腎損害
時間:2011-12-26 16:14來源:求醫網
流行性出血熱是有漢坦病毒引起的廣泛小血管和毛細血管損傷,主要臨床表現為發熱、出血和腎臟損害的急性傳染病。自1932年有前蘇聯學者最早描述后,以往本病在國內和日本成為流行性出血熱,在朝鮮和韓國成為朝鮮出血熱,在前蘇聯被稱為遠東出血熱或出血熱腎炎,在歐洲一些國家則被稱為流行性腎病。 1982年,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統一命名為腎綜合征出血熱(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HFRS)。我國是世界上受審綜合征出血熱危害最嚴重的國家,除青海省和澳門特區外,其余各省、市、自治區和直轄市均有病例發生或存在疫源地。建國后52年已累計發病140萬人,占同期世界總病例數90%以上,死亡4.5萬人,成為重災區。伴嚴重腎損害是我國流行性出血熱的特點, 也是導致流行性出血熱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我院獨創的“六審六施中西醫結合診療體系”治療腎病的效果在腎病治療領域遙遙優秀,這種獨到的診治方法,擺脫了傳統以單純中醫辯證施治診治腎臟病所存在的診斷不明確、用藥針對性差、療效不穩定等缺點,也克服了單純西醫治療手段單一、藥物副作用大、療效不確切等缺點,通過清除免疫復合物,改善腎臟血液循環及內分泌功能,消除或減輕腎臟炎性、增生、硬化性病變,從而有效地消除蛋白尿、血尿、降低血肌酐、尿素氮,消除浮腫,控制高血壓,恢復腎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