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綜合征出血熱腎損害的臨床表現
時間:2011-12-26 16:14來源:求醫網
流行性出血熱潛伏期4—42d,一般為7—14d,以2周多見。臨床特征包括3種早期主要表現和5期的病程經過。早期主要表現為發熱、中毒癥狀,充血、出血、外滲征象和腎損害。典型臨床病程經過發熱期、低血壓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復期5期。非典型和輕型病例可以出現越期現象,而重型患者則可出現發熱期、休克期和少尿期之間互相重疊。不同患者臨床表現及嚴重程度均有差異。
(一)腎臟損害的臨床表現
1.發熱期 初期尿檢可以正常,2—3天起出現蛋白尿,多數1+—2+,嚴重者可達+++。
2.低血壓休克期 尿量減少,尿液檢查有大量蛋白、管型、紅細胞及白細胞。嚴重病例尿中出現因血漿蛋白及細胞碎片凝集而成的膜狀物,此為出血熱的特征性表現。血尿素氮開始升高,也可發生在休克和低血壓之前。
3.少尿期 病程在5—8天患者進入少尿期(尿量《400mL/24h),甚至無尿(尿量《100mL/24h),尿蛋白、細胞及管型增多??沙霈F肉眼血尿。由于腎實質受損,患者出現氮質血癥,頭痛、惡心、嘔吐加重,BUN上升。少尿的程度與疾病的嚴重程度相關。BUN急劇上升、電解質紊亂,患者可表現典型的高分解型急性腎功能衰竭,由于尿量減少,同時滲至血管外的體液此時大量回吸,血容量增加,出現充血性心力衰竭、肺水腫或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內臟病變或彌散性血管內溶血引起內臟出血,以消化道、腹腔、肺部及顱內出血較多見。可出現高血壓、腦水腫、電解質紊亂及心力衰竭等。此期病死率最高,多死于嚴重的并發癥。
4.多尿期
一般到病程的12d左右尿量開始增加。由移行期進入多尿期的標志是24尿量3000ml以上。每天尿量最多可超過1萬ml.隨著尿液大量排出,高血容量、尿毒癥,酸中毒等癥狀逐漸緩解。此期易出現電解質紊亂和繼發感染。在多尿期BUN仍可繼續升高,隨后下降,蛋白尿也逐漸減少,甚至消失。此期易出現營養不良。少數患者因尿量多而出現液體負平衡和低血壓。
5.恢復期
尿量每天恢復至2000mL以來,BUN等正常而進入恢復期。除多尿及尿濃縮功能減退外,患者精神、食欲基本恢復,少數患者仍可有乏力、多汗、心悸、血壓偏高等現象。病程超過2個月后多數患者腎臟濃縮功能均可恢復,尿比重可達1.023.
我院獨創的“六審六施中西醫結合診療體系”,擺脫了傳統以單純中醫辯證施治診治腎臟病所存在的診斷不明確、用藥針對性差、療效不穩定等缺點,也克服了單純西醫治療手段單一、藥物副作用大、療效不確切等缺點,“六審六施中西醫結合診療體系”通過清除免疫復合物,改善腎臟血液循環及內分泌功能,消除或減輕腎臟炎性、增生、硬化性病變,從而有效地消除蛋白尿、血尿、降低血肌酐、尿素氮,消除浮腫,控制高血壓,恢復腎臟功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