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脂腺囊腫(粉刺 )
皮脂腺囊腫的診斷方法
如我們所知的,皮脂囊腫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疾病,它在我們的皮膚表面不斷的生長似乎沒什么異樣,它與一些其他疾患也有相似之處,比如皮樣囊腫,表皮樣囊腫之類的,那么皮脂囊腫的癥狀是怎么樣的呢。
皮脂腺囊腫的診斷方法:
(一)痛史采集要點
皮脂腺囊腫可以發生在任何年齡,但以皮脂腺分泌旺盛的青年時期較為多見。可見于身體征何部位,以頭面部多見。多為單發也可多發,囊腫位于皮膚淺層,呈圓形部分膨出皮面。囊腫表面的皮膚因受不斷增大的腫物的逐漸壓迫而日顯薄弱、平滑光亮,因皮膚與囊腫間有腺體的導管相連而不能推動;中央部偶見有如臍狀凹入小窩,即為導管開口所在。導管口有少許黑色痂皮堵塞的小囊腫稱為“黑頭粉刺”。腫物光滑、質軟或稍有張力,無波動感。雖與表層皮膚枯連,但基底活動。囊腫體積大小不等,常繼發感染形成膿腫以至破潰,可見有皮脂隨膿液排出。
(二)體格診斷要點
1、對于全身多發性皮脂腺囊腫者應排除內分泌疾病。好發部位多發生于面、前胸、背部和陰囊等處。
2、輔助檢查
(1)實驗室檢查如手術范圍較大者,需在術前行血常規和術前常規生化、肝腎功能檢查。全身多發性皮脂腺囊腫者應行相關的內分泌系統的檢查。
(2)影像學檢查必要時可行B超檢查了解囊腫性質。診斷對策:診斷要點診斷較明確。一般不需要手術活檢,可完整摘除后送病理檢查。
鑒別方法:
1、皮樣囊腫:皮樣囊腫是一種由偏離原位的皮膚細胞原基形成的先天性囊腫,位于皮下,不與皮膚粘連而與基底部組織粘連甚緊,常長在身體中線附近,好發于眼眶周圍,鼻根,枕部及口底等處,屬錯構瘤。
2、表皮樣囊腫(又稱外傷性表皮囊腫):
是一種真皮內含有角質的囊腫,多因外傷(尤其刺傷)將表皮植入真皮而成,腫物表面常有角質增生,好發于手及足踝等易受外傷和壓迫的部位。
由于外傷時異物刺入,皮屑經創道進入皮下,緩慢生長而形成囊腫。由于發現時常與外傷時間相隔數年,患者可能無法追憶相應的外傷史。
3、脂肪瘤:呈扁平分葉狀,位于皮下,用手指沿腫物兩側相向推擠局部皮膚,可出現橘皮樣征。
通過上面的內容我想大家都知道皮脂囊腫的診斷方法了,但是,小編要在這里溫馨提示:大家要特別注意對皮膚的護理要講究衛生,做到勤洗澡、勤更衣、勤剪指甲。盡量避免食用油炸、辛辣、堅果類食品。這些食物容易誘發皮脂囊腫,多喝水且多吃青菜蔬果,加速身體的新陳代謝,促進細胞排毒的能力,自然能讓這種病遠離我們。
皮膚科疾病
- 肛周濕疹
- 包皮過長
- 皮膚腫瘤
- 祛斑美容
- 過敏性皮膚病
- 痤瘡
- 小兒皮膚疾病
- 皮膚科疾病
- 黃褐斑
- 毛發移植
- 手汗癥
- 顏面潮紅
- 雞眼
- 日曬傷
- 腳氣
- 體癬
- 念珠菌病
- 汗管瘤
- 紫癜
- 毛囊炎
- 甲溝炎
- 黑痣
- 皮脂腺囊腫
- 多汗癥
- 胼胝
- 頭皮毛囊炎
- 掌跖膿皰病
- 癰
- 凍瘡
- 癢疹
- 結節性癢疹
- 天皰瘡
- 多形紅斑
- 萎縮紋
- 藥疹
- 黃色瘤
- 結節性血管炎
- 色素性蕁麻疹
- 尋常型牛皮癬
- 壓迫性蕁麻疹
- 連續性肢端皮炎
- 毛囊角化病
- 皮膚瘙癢
- 玫瑰糠疹
- 跖疣
- 股癬
- 過敏
- 人工性蕁麻疹
- 糜爛型腳氣
- 脫發嚴重
- 膿性指頭炎
- 奶癬
- 痣
- 干燥綜合征
- 淋巴管炎
- 暗瘡
- 白化病
- 白色糠疹
- 白癬
- 斑禿
- 瘢痕疙瘩
- 扁平疣
- 卟啉病
- 糙皮病
- 淀粉樣變病
- 多肌炎
- 蜂窩織炎
- 汗斑
- 汗皰疹
- 紅皮病
- 甲癬
- 甲周炎
- 腳癬
- 結節性紅斑
- 疥瘡
- 口周皮炎
- 口周濕疹
- 老年疣
- 老人斑
- 毛囊蟲病
- 膿皰瘡
- 皮肌炎
- 皮炎
- 千日瘡
- 丘疹
- 雀斑
- 妊娠癢疹
- 日光性皮炎
- 褥瘡
- 瘙癢癥
- 色汗癥
- 神經性皮炎
- 手癬
- 太田痣
- 外陰毛囊炎
- 外陰皮膚脂溢性
- 外陰色素痣
- 夏季皮炎
- 癬
- 尋常疣
- 疣
- 脂膜炎
- 足癬
- 友情鏈接:
- 皮脂腺囊腫地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