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疝的主要癥狀
時間:2015-03-05來源:求醫網
腦疝有什么臨床表現?患者朋友們,帶著正確對待疾病的心態,了解疾病是為了更好的預防和治療疾病,下面就看看專家的分析。
小腦幕切跡疝
一、病變部位:
見于小腦幕上的病變,其中顳葉病變比額、頂和枕葉的病變更易發生小腦幕切跡疝;
二、具有顱內壓增高的一般表現:
表現為劇烈頭痛及頻繁嘔吐,其程度較在腦疝前更形加劇,并有煩躁不安。
三、瞳孔改變:
疝出的顳葉腦組織牽拉刺激同側動眼神經引起患側瞳孔改變,初期表現瞳孔變小,對光反射遲鈍,隨后出現動眼神經麻痹,瞳孔散大,直接和間接對光反射消失,晚期中腦受壓出現腦干血供障礙時,腦干內動眼神經核團功能喪失,導致雙側瞳孔散大,此時病人一般處于瀕死狀態;
四、運動障礙:
表現為病變對側肢體肌力減弱或麻痹,病理征陽性。腦疝進一步發展則出現雙側肢體自主活動消失,甚至出現去腦強直發作,這是腦干嚴重受損的表現;
五、意識障礙:
由于中腦網狀上行激動系統受累,淺昏迷以至昏迷,對外界的刺激反應遲鈍或消失
六、生命體征紊亂:
腦干內生命中樞功能紊亂或衰竭,表現為心率緩慢或不規則、血壓忽高忽低、呼吸節律不整、高熱或體溫不升等。
根據病人存在嚴重顱內壓增高的病因,一側或雙側瞳孔散大以及CT可見中腦周圍的環池受壓消失,可以明確小腦幕切跡疝的診斷。
枕骨大孔疝:
多見于后顱窩病變。由于腦脊液循環通路受阻,顱內壓增高,病人劇烈頭痛,嘔吐頻繁,頸項強直,強迫頭位。生命體征紊亂出現早,而意識障礙出現較晚,因腦干缺氧,瞳孔忽大忽小。由于延髓的呼吸和心血管運動中樞受累嚴重,臨床上常見病人清醒突發呼吸驟停而死亡。壓增高的病因,一側或雙側瞳孔散大以及CT可見中腦周圍的環池受壓消失,可以明確小腦幕切跡疝的診斷。
以上內容腦疝有什么臨床表現的介紹,希望能給您帶來一定的幫助,建議患者朋友們,正確對待疾病,注意飲食健康!就疾病的治療大家一定要去專業的醫院治療,關注健康,關愛生命,祝早日康復!
查看更多關于腦疝的主要癥狀的相關常識>>
推薦閱讀
神經科疾病
- 植物神經紊亂
- 運動障礙疾病
- 神經康復
- 顱腦脊髓感染
- 重癥肌無力
- 癲癇病
- 運動神經元病
- 神經內科
- 硬化癥
- 癱瘓
- 脊髓損傷
- 脊髓空洞
- 脊髓病變
- 肌營養不良
- 肌肉萎縮
- 格林巴利
- 共濟失調
- 抽動癥
- 羊癲瘋
- 羊角風
- 頭痛
- 神經衰弱
- 腦膜炎
- 特發性震顫
- 多發性硬化
- 神經性厭食癥
- 神經炎
- 脊髓型頸椎病
- 眩暈癥
- 腦疝
- 外傷性癲癇
- 顳葉癲癇
- 原發性癲癇
- 難治性癲癇
- 額葉癲癇
- 結核性腦膜炎
- 急性脊髓炎
- 腦病
- 帕金森病
- 偏頭疼
- 帕金森綜合癥
- 肋間神經痛
- 阿爾茨海默病
- 肌營養不良癥
- 臂叢神經痛
- 不安腿綜合征
- 叢集性頭痛
- 瘋牛病
- 高血壓腦病
- 記憶障礙
- 面神經炎
- 腦梗死
- 腦炎
- 失語癥
- 視神經脊髓炎
- 視神經炎
- 細菌性腦膜炎
- 煙霧病
- 周圍神經炎
- 蛛網膜炎
- 坐骨神經痛
- 脊骨神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