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克恩病的癥狀表現
時間:2015-03-05來源:求醫網
(1)全身表現:羅克恩病病人可見體重下降,日漸消瘦為最常見癥狀。約1/3病人有低熱或中等發熱,不伴發冷,此時常為活動性病變或有并發癥出現。
(2)腹痛:為最多見的癥狀,間歇性發作。輕者僅有腸鳴和腹部不適,重者可為嚴重的絞痛。進食含纖維素多的食物常易引起腹痛發作。結腸病變常出現腹瀉和腹痛,腹痛可在排便或排氣后得到緩解。病變侵犯回腸末端可出現持續性腹痛,這是由于內臟或腹膜層的神經末梢受到病變刺激引起的。病變侵犯胃和十二指腸時,腹痛與消化性潰瘍相似,并常伴有幽門和十二指腸梗阻。病變侵犯回盲部時。疼痛常發生在臍周,以后局限于右下腹部。有些病例既往無任何明顯癥狀,突然發生腹痛,與急性闌尾炎或腸穿孔相似,成為本病的第1個癥狀,因此常誤診為急性闌尾炎或腸穿孔,開腹時才發現為羅克恩病。病變侵犯空腸,可表現為上腹痛,發展為肉芽腫性膿腫和廣泛的腸系膜損害時,常以背痛為主訴而被誤診為骨骼或腎臟病變。
(3)排便改變:大部分羅克恩病病人有腹瀉,多為間歇性發作,大便次數與病變范圍有關。每天2~3次至10余次,甚至達數十次。為軟便或稀便,多不含膿血或黏液。廣泛彌漫性小腸病變可有水樣便或脂肪便。腹瀉的發作常與進食含纖維素豐富的食物有關。情緒激動或緊張也可誘發腹瀉,但與精神性腹瀉不同,夜間可因排便感而覺醒。那些遠端結腸受累的患者可出現便急、里急后重或是便秘、排便困難等癥狀。
查看更多關于羅克恩病的癥狀表現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