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缺鐵性貧血有哪些常見的癥狀表現
時間:2015-03-05來源:求醫網
小兒缺鐵性貧血發病多在6個月至3歲,大多起病緩慢,開始多不為家長所注意,致就診時多數病兒已為中度貧血,癥狀的輕征取決于貧血的程度和貧血發生,發展的速度。
1、一般表現:開始常有煩躁不安或精神不振,不愛活動,食欲減退,皮膚粘膜變得蒼白,以口唇,口腔粘膜,甲床和手掌最為明顯,學齡前和學齡兒童此時可自述疲乏無力。
2、造血器官的表現:由于骨髓外造血反應,肝,脾和淋巴結經常輕度腫大,年齡越小,貧血越理,病程越久,則肝脾腫大越明顯,但腫大很少越過中度。
3、除造血系統的變化外,缺鐵對代謝都有影響,從細胞學角度看,可導致細胞色素酶系統缺乏;過氧化氫酶,谷胱甘肽過氧化酶,琥珀酸脫氫酶,單胺氧化酶,烏頭酸酶及α-磷酸甘油脫氫酶等酶的活力降低;并影響DNA的合成,由于代謝障礙,可出現食欲不振,體重增長減慢,舌乳頭萎縮,胃酸分泌減低及小腸粘膜功能紊亂,異嗜癥多見于成人,在小兒較少見。
4、神經精神的變化逐漸引起重視,現已發現在貧血尚不嚴重時,即出現煩躁不安,對周圍環境不感興趣,智力測驗發現病兒注意力不集中,理解力降低,反應慢,嬰幼兒可出現呼吸暫停現象(breath bolding spells),學齡兒童在課堂上表現行為異常如亂鬧,不停的小動作等,此等現象于給鐵的關系尚不很是了。
但近年來有實驗證明缺鐵性貧血病人尿中去甲腎上腺素濃度增高,給鐵后迅速恢復正常,提示神經精神變化可能與去甲腎上腺素降解代謝有關,尿中去甲腎上腺素增加可由單胺氧化酶缺乏所致,此酶是一種鐵依賴酶,在中樞神經系統的神經化學反應中起理要作用,現已測知缺鐵性貧血病人的血小板中單胺氧化酶活力降低,服用鐵劑后很快恢復正常,為進一步肯定缺鐵與神經精神癥狀的關系,今后似應多做動物實驗的研究工作。
5、缺鐵性貧血病兒較易發生感染,此類病人E玫瑰花結、活性E玫瑰花結形成率皆降低,PHA等皮膚試驗反應明顯低于正常,說明T淋廠細胞功能減弱,有報告外周血T淋糾細胞亞群CD3CD4淋巴細胞降低OKT4/OKT8比值降低,亦有報道病人NBT試驗低于正常,可能是含鐵的髓過氧化酶減少所致,因而粒細胞殺攻能力降低,經鐵劑治療后,粒細胞殺菌功能多恢復正常。
6、當血紅蛋白降低至70g/L以下時,可出現心臟擴大和雜音,此為貧血的一般表現而非缺鐵性貧血的特有體征,由于缺鐵性貧血發病緩慢,機體耐受力強,當血紅蛋白下降至40g/L以一時,可不出現心功能不全的表現,但合并呼吸道感染后,心臟負擔加重,可誘發心力衰竭。
查看更多關于小兒缺鐵性貧血有哪些常見的癥狀表現的相關常識>>
推薦閱讀
- 小兒缺鐵性貧血治療方法 |
- 小兒缺鐵性貧血病因 |
- 小兒缺鐵性貧血飲食 |
- 小兒缺鐵性貧血專家 |
- 小兒缺鐵性貧血醫院
- 小兒缺鐵性貧血治療指南 |
- 小兒缺鐵性貧血癥狀 |
- 小兒缺鐵性貧血檢查 |
- 視頻 |
- 小兒缺鐵性貧血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