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障礙患者的飲食護理
時間:2015-03-06來源:求醫網
飲食對每個人來說都很重要,正常人可以按照自身的需要來合理地調節飲食。然而精神障礙患者卻不同,在一部分精神障礙患者中,常可出現飲食障礙,如拒食、貪食、異食等。對這些患者在護理上必須予以很好的管理和照顧,否則易出現因少食而衰竭或因多食、亂食而發生意外。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些精神障礙患者的飲食護理方面的知識。
1、興奮患者應與其他人分餐,保持進食環境安靜,盡量避免外界環境的刺激,使其安心進食,并有專人護理,必要時可給予喂飯。
2、對情緒抑郁、飲食不良的患者,應予以勸解,要了解患者的心境,給以關心同情,要多談人生的美好,提高對生活的興趣,努力說服患者自動進食。應選擇容易消化的食品,注意食品的色、香、味,以刺激食欲,并加強誘導,用促進食欲的語言、與他人一同用餐以及喂食等方法增加患者對飲食的興趣。
3、對有罪惡妄想的患者,可將飯菜攪亂,讓他以為是殘食飯菜而吃下去。應加強管理,油污桶應放在病人所及之外,防止患者食剩飯、臟食而發生軀體疾病。
4、疑病癥或疑病妄想患者,認為自己的胃腸道有病或患了不治之癥,甚至胃腸道已經潰爛而不能進食,可予暗示其病已逐漸好轉,并調整飲食的花色、品種,如牛奶、軟飯等,使患者易于接受。
5、對食量過大不能自理的患者,應專人管理,避免用帶刺、帶骨的食品。食品應軟,易消化,溫度適宜,勸導患者細嚼慢咽,防食物梗噎。禁止給患者過硬的食物及水果。對暴食患者要適當節制其飲食,為其配餐時控制食物量,防止患者向其他人討要食物。
查看更多關于精神障礙患者的飲食護理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