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膿性關節炎的三大癥狀表現
時間:2015-03-06來源:求醫網
患者可能曾有其他部位的感染病灶,或近期有外傷史。起病急驟,全身不適,食欲減退,高熱、惡寒,體溫達38.5~40℃,出汗,脈搏快速。多為單關節發病。局部關節疼痛、紅腫、皮溫增高,關節部位明顯壓痛,活動時疼痛加劇,肌肉緊張。患肢不能負重,受累關節呈痙攣性屈曲。
晚期則有關節畸形、病理性脫位、竇道或關節強直等后遺癥。較淺表的關節如膝、肘、踝關節等,局部紅、腫、壓痛,關節積液較明顯;位于深部的關節如髖關節,因周圍有較厚的肌肉,早期皮膚常見不到明顯的發紅,但局部軟組織常腫脹,關節處于屈伸、外展、外旋位,使關節囊較松弛以減輕疼痛,并常有沿大腿內側向膝部內側的放射性疼痛,肩關節化膿性感染時,患肢常處于半外展位,肩部腫脹。
1.全身癥狀:化膿性關節炎主要表現為急性發病、畏寒、寒戰、高熱、周身不適、食欲減退等全身毒血癥癥狀,血行性感染者可有原發病灶的相應癥狀和體征,但有時原發病灶并不明確。直接污染引起的關節感染者,一般都有關節損傷,關節穿刺或關節手術病史。周圍感染延及關節者,有關節周圍組織感染的病變過程。
2.局部癥狀:一般為單關節發病,負重關節易受累及,尤以髖、膝關節多見,其次為踝、肘、腕、肩關節。手足小關節罕見。臨床上主要表現為受累關節劇烈疼痛,關節活動明顯受限,多呈半屈曲被動體位。拒絕觸動。如果是嬰兒患者甚至出現患兒畏懼醫生觸動和走近床邊。表淺關節發病時有紅、腫、熱、壓痛。深在關節受累時可有腫脹,但紅、熱不明顯。
3.不典型表現:嬰幼兒、老年衰弱患者以及使用免疫遏制劑、糖皮質激素治療患者,發生關節化膿性感染時,全身和局部癥狀可不顯著,但關節的損害卻不因此而稍輕。已有病變的關節并發化膿性感染時,化膿性炎癥癥狀,可與原有的關節病變所引起的腫脹、疼痛、運動障礙等癥狀相混淆。骶髂關節等較深在的關節感染時,臨床癥狀易被掩蓋。在遇到上述不典型的化膿性關節炎時,要注意辨別化膿性感染所帶來的細微變化,通過詳盡檢查,爭取及早做出診斷以免延誤治療而導致嚴重的關節破壞和運動的喪失。
嬰幼兒、老年衰弱患者以及使用免疫遏制劑、糖皮質激素治療患者,發生關節化膿性感染時,全身和局部癥狀可不顯著,但關節的損害卻不因此而稍輕。已有病變的關節并發化膿性感染時,化膿性炎癥癥狀,可與原有的關節病變所引起的腫脹、疼痛、運動障礙等癥狀相混淆。骶髂關節等較深在的關節感染時,臨床癥狀易被掩蓋。在遇到上述不典型的化膿性關節炎時,要注意辨別化膿性感染所帶來的細微變化,通過詳盡檢查,爭取及早做出診斷以免延誤治療而導致嚴重的關節破壞和運動的喪失。
查看更多關于化膿性關節炎的三大癥狀表現的相關常識>>
- 化膿性關節炎治療方法 |
- 化膿性關節炎病因 |
- 化膿性關節炎飲食 |
- 化膿性關節炎專家 |
- 化膿性關節炎醫院
- 化膿性關節炎治療指南 |
- 化膿性關節炎癥狀 |
- 化膿性關節炎檢查 |
- 視頻 |
- 化膿性關節炎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