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脫位的日常保健措施
時間:2015-03-06來源:求醫網
關節脫位也稱脫臼,是指構成關節的上下兩個骨端失去了正常的位置,發生了錯位。多暴力作用所致,以肩、肘、下頜及手指關節最易發生脫位。關節脫位的表現,一是關節處疼痛劇烈,二是關節的正常活動喪失,三是關節部位出現畸形。
臨床上可分損傷性脫位、先天性脫位及病理性脫位等幾種情形。關節脫位后,關節囊、韌帶、關節軟骨及肌肉等軟組織也有損傷,另外關節周圍腫脹,可有血腫,若不及時復位,血腫機化,關節粘連,使關節不同程度喪失功能。
關節脫位的日常保健措施:
1、家長在平時照顧患兒的時候,要充分的將患兒的腿向左右打開。
2、寶寶在學會站立后,家長一定要隨時留心患兒的腿部,一旦發現有長短不一的問題,要及時的就診檢查。
3、寶寶的睡床并不是越軟越好,太軟的床會讓寶寶的屁股下陷,不利于疾病的恢復,所以要選擇稍硬一點的。
4、患兒的褲子要稍大一些建議是有背帶的褲子,這能使寶寶自由地活動腿腳,伸展胯關節和膝蓋。
對于兒童跨關節脫位患者來說,因為骨骼非常的脆弱,所以在發病之后就要及時的到醫院進行治療,而且良好的護理可以減少跨關節脫位對兒童成長的影響,但是對于家長來說,日常生活當中還是要減少兒童跨關節脫位的發病率。
查看更多關于關節脫位的日常保健措施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