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瘡的飲食輔助治療方法
時間:2015-03-06來源:求醫網
有凍瘡體質者,可在入冬前一月增加維生素A、C及礦物質的食入,可口服煙酰胺片0.1克,日3次,鈣片0.5克,日3次,以提高機體耐寒力。
中藥治療可內服“人參養榮湯”。當歸12克,肉桂10克,白芍12克,川芎12克,桂枝10克,生姜皮10克(無此藥時可用干姜8克代替),黨參18克,黃芪18克,雞血藤30克,煎水內服。
以下方法可用于治療未潰爛凍瘡:
(1)蘿卜法:將蘿卜切厚片,煮熟趁熱貼敷患處,涼后更換。連敷3-4天可愈。
(2)生姜法:生姜火上烤熱,切片擦涂患處,可消腫止癢;或生姜切碎,浸泡于70%的酒精中,20天后用酒精擦涂患部,日數次。
(3)蘋果法:蘋果去皮絞碎熬膏,加入少許樟腦粉調勻涂患處,每日3次。
(4)辣椒法:辣椒面撒于傷濕止痛膏上,貼患處;或辣椒5個,入白酒100克浸泡一夜,用此酒擦涂患處,日2-3次;或干辣椒25克,水煎,趁熱洗患處15分鐘,可消腫止癢。
(5)茄根法:用茄子根、干辣椒煎水,洗患處;或茄桿連根煮水,趁熱燙洗患處,日1-2次。
(6)蔥須法:蔥須、茄根各100克,煎水洗患處,日1-2次。
(7)桔皮法:鮮桔皮3-4個,生姜30克,加水2000毫升,煎煮30分鐘,待水稍涼后浸泡患處,每次30分鐘,水涼再加熱。
(8)山楂法:山楂120克,水2500毫升,煎30分鐘去渣,熱洗患處,日一次。
查看更多關于凍瘡的飲食輔助治療方法的相關常識>>
皮膚科疾病
- 肛周濕疹
- 包皮過長
- 皮膚腫瘤
- 祛斑美容
- 過敏性皮膚病
- 痤瘡
- 小兒皮膚疾病
- 皮膚科疾病
- 黃褐斑
- 毛發移植
- 手汗癥
- 顏面潮紅
- 雞眼
- 日曬傷
- 腳氣
- 體癬
- 念珠菌病
- 汗管瘤
- 紫癜
- 毛囊炎
- 甲溝炎
- 黑痣
- 皮脂腺囊腫
- 多汗癥
- 胼胝
- 頭皮毛囊炎
- 掌跖膿皰病
- 癰
- 凍瘡
- 癢疹
- 結節性癢疹
- 天皰瘡
- 多形紅斑
- 萎縮紋
- 藥疹
- 黃色瘤
- 結節性血管炎
- 色素性蕁麻疹
- 尋常型牛皮癬
- 壓迫性蕁麻疹
- 連續性肢端皮炎
- 毛囊角化病
- 皮膚瘙癢
- 玫瑰糠疹
- 跖疣
- 股癬
- 過敏
- 人工性蕁麻疹
- 糜爛型腳氣
- 脫發嚴重
- 膿性指頭炎
- 奶癬
- 痣
- 干燥綜合征
- 淋巴管炎
- 暗瘡
- 白化病
- 白色糠疹
- 白癬
- 斑禿
- 瘢痕疙瘩
- 扁平疣
- 卟啉病
- 糙皮病
- 淀粉樣變病
- 多肌炎
- 蜂窩織炎
- 汗斑
- 汗皰疹
- 紅皮病
- 甲癬
- 甲周炎
- 腳癬
- 結節性紅斑
- 疥瘡
- 口周皮炎
- 口周濕疹
- 老年疣
- 老人斑
- 毛囊蟲病
- 膿皰瘡
- 皮肌炎
- 皮炎
- 千日瘡
- 丘疹
- 雀斑
- 妊娠癢疹
- 日光性皮炎
- 褥瘡
- 瘙癢癥
- 色汗癥
- 神經性皮炎
- 手癬
- 太田痣
- 外陰毛囊炎
- 外陰皮膚脂溢性
- 外陰色素痣
- 夏季皮炎
- 癬
- 尋常疣
- 疣
- 脂膜炎
- 足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