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汗的病情嚴重程度如何分級
時間:2014-12-18來源:求醫網
對于我們很多人來說,盜汗并不陌生,一般人都出現過盜汗的現象。只是不嚴重,我們怎么知道盜汗嚴不嚴重呢,這就需要我們對盜汗的病情嚴重程度如何分級的了解。
中醫對盜汗很早就有比較深 刻的認識,在春秋戰國時期成書的《黃帝內經》中稱為“寢汗”。“寢”是指睡盜汗覺,有個成語叫“廢寢忘食”,是說顧不得睡覺并忘了吃飯。很顯然“寢汗”就是在睡覺的時候出汗。到了漢代,醫圣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一書中,形象地用“盜汗”來命名人們在睡夢中出汗這種病癥。自此以后,歷代醫家均沿用此名,中醫認為盜汗多為腎陰虛所致。
以下介紹盜汗的病情嚴重程度如何分級:
根據盜汗病人的臨床表現,可 分為輕型、中型和重型三種。
一、輕型盜汗
輕型盜汗的病人,多數在入睡已深,或在清晨5時許或在醒覺前1~2小時時汗液易出,汗出量較少,僅在醒后覺得全身或身體某些部位稍有汗濕,醒后則無汗液再度泄出。一般不伴有不舒適的感覺。
二、中型盜汗
中型盜汗的病人,多數入睡后 不久汗液即可泄出,甚則可使睡裝濕透,醒后汗即止,揩拭身上的汗液后,再入睡即不再出汗。這種類型的盜汗,病人常有烘熱感,熱作汗出,醒覺后有時出現口干咽燥的感覺。
三、重型盜汗
重型盜汗的病人,汗液極易泄出。入睡后不久或剛閉上眼即將入睡時,即有汗夜大量涌出,汗出后即可驚醒,醒后汗液即可霎時收斂。再入睡可再次汗出。出汗量大,汗液常帶有淡咸味,或汗出同時混有汗臭。汗出甚者可使被褥浸濕,一夜非數次替換睡裝則無法安睡,有個別重證病人能使被褥濕透,被褥較薄或用席子時,汗液可在床板上印出汗跡。這些病人常伴有明顯 的烘熱感,心情也表現的煩躁,汗后口干舌燥,喜歡涼水。平時可伴有低熱或潮熱,心煩熱,顴紅,頭暈,消瘦,疲乏不堪,尿色深,尿量少,大便干燥。
以上就是關于盜汗的病情嚴重程度如何分級的詳細介紹,輕型與中型盜汗,對身體損傷不會太大,但重型盜汗病人,時間久了常會使病情惡化,向“脫癥”發展,嚴重威脅著患者的健康與生命安全。所以,當我們患有重型盜汗時,一定好及時就醫。
查看更多關于盜汗的病情嚴重程度如何分級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