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動脈狹窄患者的飲食調理
時間:2015-03-19來源:求醫網
臨床數據顯示,頸動脈狹窄病因主要為動脈硬化閉塞癥,其中頸動脈是常受累的部位。因此根據該病形成的高危因素,我們可以從飲食入手,輔助治療。頸動脈狹窄患者平時應以素食為主,保持良好心情,充足睡眠,做到早期的干預治療,以保證良好的治療效果。
1、草決明海帶湯:草決明10克,海帶20克。煎水飲服。作為中風輔助治療。
2、雙耳湯:白木耳﹑黑木耳各10克。溫水泡發,洗凈,加水置冰糖適量,放入鍋中蒸燉1小時,服用。可作為動脈硬化及中風的輔助治療。
3、山楂糖水:山楂15~20克,煎水,加糖適量服用。適用于動脈硬化及中風輔助治療。
4、夏枯草瘦肉湯:夏枯草6~24克,瘦肉80克,煮湯服用。宜于中風病肝陽上亢證者。
5、雪膏湯:荸薺﹑海蜇皮去鹽分各30~50克,煮湯,每日3次,服用。本方具有清熱除痰,降血壓作用,可用于高血壓及中風病。
6、烏雌雞酒方:烏雌雞一只去腸肚洗凈,白酒(約1000毫升)煮之,取汁(200毫升)去渣。溫服3次,汗出即盡。不汗者,以熱生姜、蔥白、稀粥投之,蓋復、取汗,服用本方治急中風,背強口噤,舌直不得語,目珠不得轉,煩躁苦渴,或身重或身癢。
7、大棗粥方:治中風,驚恐慮悸, 如人將捕之,四肢沉重。大棗7枚去核,青果5枚,粳米適量。大棗﹑青果煮水取汁,投粳米煮粥食之。
8、葛粉飯:治中風,狂邪驚走,心神恍惚,言語失志者。葛根粉200克,粳米250克,將粳米煮至半生熟,去漿水,入葛粉拌勻,后用急火煮熟,入五味蔥白食之。
查看更多關于頸動脈狹窄患者的飲食調理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