鎖骨骨折的中醫治療
時間:2015-03-20來源:求醫網
中醫辨證治療
鎖骨骨折按骨傷科三期辨證治療,傷后2周以內屬損傷早期,血脈受傷,惡血留滯,壅塞于經道,瘀血不去則新血不生。傷后2周—6周屬中期,局部腫脹基本消退,疼痛逐漸消失,“瘀腫雖消未盡,筋骨雖連而堅”。傷后7周以上屬晚期,多出現正氣虛損。
1.血瘀氣滯
證候特點:局部腫脹,疼痛,活動受限,舌質暗,或有瘀斑,舌苔薄白或薄黃,脈弦。
治 法: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推薦方劑:舒筋活血湯加減
基本處方:羌活9g,防風6g,荊芥6g,獨活9g,當歸9g,續斷9g,青皮6g,牛膝9g,五加皮9g,杜仲9g,紅花9g,枳殼6g。
2.瘀血凝滯
證候特點:局部疼痛劇烈,痛有定處,活動明顯受限,痛處拒按,舌質暗紫,或有瘀斑,舌苔薄白或薄黃,脈沉澀或脈弦。
治 法:舒筋活血、強壯筋骨
推薦方劑:壯筋養血湯加減
基本處方:白芍9g,當歸9g,川芎6g,川斷12g,紅花5g,生地12g,牛膝9g,牡丹皮9g,杜仲6g。
3.肝腎不足,氣血虛弱
證候特點:中年以上患者,并發肩關節周圍炎,疼痛纏綿日久,反復發作,包括肝腎陰虛及肝腎陽虛證。
治 法:補肝腎、舒筋活絡
推薦方劑:補腎壯筋湯加減
基本處方:熟地黃12g,當歸12g,牛膝10g,山茱萸12g,茯苓12g,續斷12g,杜仲9g,白芍9g,青皮6g,五加皮9g。
中成藥治療
中成藥物的選用需根據骨傷科三期辨證治療為原則,適當選擇即可。茲列舉幾種臨床較常用的中成藥物:
(1)七厘膠囊 功效:化瘀消腫,止痛止血。適應癥:用于跌撲損傷,血瘀疼痛,外傷出血。用法:口服。用量:一次2~3粒,一日1~3次。療程:2周。
(2)獨一味膠囊 功效:活血止痛,化瘀止血。適應癥:用于多種外科手術后的刀口疼痛、出血,外傷骨折,筋骨扭傷。風濕痹痛等。用法:口服。用量:一次3粒,一日3次。療程:7天。
(3)六味地黃丸 功效:滋陰補腎。適應癥:用于腎陰虧損,頭暈耳鳴,腰膝酸軟,骨蒸潮熱,盜汗遺精。用法:口服。用量: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療程:2周。
2.外敷藥
各類活血化瘀、消腫止痛、接骨續筋藥膏等外敷中藥均可酌情使用,以促進損傷組織修復,但是應注意避免局部皮膚過敏反應。骨折后期還可辨證使用熏洗類藥物。
3.推拿按摩
可在損傷后3天開始行手法治療。手法以舒暢肩關節周圍組織血運為主,不可動搖固定部位。
4.物理治療
蠟療、激光、紅外線照射、電磁療法等,可根據患者情況每日予以單項或者多項選擇性治療。
查看更多關于鎖骨骨折的中醫治療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