蛔蟲病(似蚓蛔線蟲)
小兒蛔蟲病的治療方法
蛔蟲的全稱為似蚓蛔線蟲,成蟲寄生于人體小腸,可引起蛔蟲病。蛔蟲病是兒童最常見的寄生蟲病之一,兒童天生好動,無意中接觸被污染的食物并食用而被感染。本文主要講述關于小兒蛔蟲病的治療方法。
兒童由于食入感染期蟲卵而被感染,輕者多無明顯癥狀,常可影響孩子的食欲和腸道的消化、吸收功能,妨礙孩子的生長發育,異位寄生蟲可導致膽道蛔蟲癥、腸梗阻等嚴重并發癥,嚴重者可危及生命。小兒蛔蟲病患者表現為易哭、蟲積反胃、嚙齒、夜磨牙等癥。
小兒蛔蟲病的治療方法:
1、驅蟲治療
甲苯咪唑是治療蛔蟲病的優選藥物之一,為廣譜驅蟲藥,能殺滅蛔蟲、蟯蟲、鉤蟲、鞭蟲等。副作用小,偶見胃腸不適、腹瀉、嘔吐、頭痛、頭昏、皮疹、發熱等。亦可用復方甲苯咪唑。
枸櫞酸哌嗪安全有效的抗蛔蟲和蟯蟲藥物,阻斷蟲體神經肌肉接頭沖動傳遞,使蟲體不能吸附在腸壁而隨糞便排出體外,麻痹前不興奮蟲體,適用于有并發癥的患兒。毒性低,大量時偶有惡心、嘔吐、腹痛、蕁麻疹、震顫、共濟失調等,肝腎功能不良及癲癇患兒禁用。在腸梗阻時建議不用,以免引起蟲體騷動。
左旋咪唑為廣譜驅腸蟲藥。口服吸收快,由腸道排泄,無蓄積中毒。對鉤蟲、蟯蟲也有效。副作用有頭痛、惡心嘔吐、腹痛,偶有白細胞計數減少、肝功損害、皮疹等,肝腎功能不良者慎用。
阿苯達挫廣譜殺蟲劑。2歲下小兒禁用。
2、并發癥的治療
膽道蛔蟲癥治療原則為解痙止痛、驅蟲、控制感染及糾正脫水、酸中毒和電解質紊亂。驅蟲較好選用蟲體肌肉麻痹驅蟲藥。內科治療持久不緩解者,必要時可手術治療。
蛔蟲性腸梗阻不完全性腸梗阻可采用禁食、胃腸減壓、輸液、解痙、止痛等處理,疼痛緩解后可予驅蟲治療。完全性腸梗阻時應即時手術治療。
蛔蟲性闌尾炎或腹膜炎一旦診斷明確,應及早手術治療。
平時家長還要加強對兒童的看管,養成飯前便后洗手的好習慣。一旦發現異常表現需盡早就醫,同時小兒蛔蟲病的治療也要注意藥物的使用禁忌,避免因用錯藥或延誤治療給兒童帶來更大的身體傷害。
- 友情鏈接:
- 蛔蟲病地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