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腸結核的偏方有哪些
時間:2015-04-29來源:求醫(yī)網
腸結核的發(fā)病率,不得不引起人們重視,不少人由于對于腸結核缺乏了解和認識,導致出現(xiàn)疾病驚慌失措,情緒低落。腸結核好治嗎?關于這個問題,只要在疾病早期,采取積極地治療措施,是可以治愈的,中醫(yī)藥治療安全無副作用,受到越來越多患者的推崇:中醫(yī)對于不同類型的腸結核,有不同的理解和認識,中醫(yī)認識的腸結核,包括以下幾種:
一、脾腎陽虛
癥狀表現(xiàn):腹痛隱隱,陣發(fā)性加劇,大便稀薄,或五更泄瀉,乏力倦怠,形寒肢冷,納差食少,腰酸膝軟,面色蒼白。苔薄舌淡,脈細弱無力。
解釋:陽虛生內寒,故見乏力倦怠,形寒肢冷;脾虛則納差食少;腎虛則腰酸膝軟;面色蒼白、苔薄舌淡、脈細弱無力是脾腎陽虛之象。
二、瘀血阻滯
癥狀:右下腹刺痛拒按,腹內結塊,推之固定不移,可有便秘。舌紫黯或有瘀斑,脈細澀。
解釋:瘀血阻于脈絡,不通則痛,故見右下腹疼痛;瘀血有形,故刺痛拒按,腹內結塊,推之固定不移;瘀阻腸道,可有便秘;舌紫黯或有瘀斑,脈細澀均為瘀血之征。
三、正虛邪實
癥狀:乏力倦怠,潮熱盜汗,納差食少,大便時據時秘,右下腹刺痛拒按,腹內結塊,推之固定不移。
解釋:脾虛則納差食少,大便塘薄;瘀阻腸道,可有便秘;瘀血阻于脈絡,不通則痛,故見有下腹刺痛;瘀血有形,故刺痛拒按,腹內結塊,推之固定不移;苔薄舌紅,脈細弱或細數為氣陰兩虛之象。
中醫(yī)療法:
一、每日取三草散核方1付,將方中的藥粉倒入煎藥袋中,扎緊袋口,放入鍋底,然后將方中的飲片覆蓋其上,倒入適量的清水進行浸泡。煎煮時,先以大火煮沸,再以小火慢煎。最后去渣取汁,將湯汁分3次進行服用。
二、每日取銀花90克,當歸60克,地榆30克,麥冬30克,苡米15克,生甘草10克,黃芩10克。將以上所有藥材全部加水煎煮,然后濾出,分2次服用。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想要治愈任何疾病都需要一個康復期,一定要堅持治療,莫不可半途而廢。
溫馨提示:腸結核的治療目的是消除癥狀,改善全身情況,促使病灶愈合及防止腸梗阻、腸穿孔等并發(fā)癥。此外,加強衛(wèi)生管理,禁止隨地吐痰,講究飲食衛(wèi)生,提高全民抗癆意識對其預防有一定意義。
查看更多關于治療腸結核的偏方有哪些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