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質性肺病的臨床表現
時間:2015-06-30來源:求醫網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如果知道間質性肺病患者發病時的癥狀,就應及時將患者送往醫院作進一步的診斷和治療,以免耽誤患者的病情。間質性肺炎(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簡稱ILD),又叫間質性肺疾病、彌漫性肺疾病等,作為病名,只有十多年的歷史,顧名思義它是肺間質的病變。間質性肺病以活動性呼吸困難、X線胸片彌漫性浸潤陰影、限制性通氣障礙、彌散(DLCO)功能降低和低氧血癥為臨床表現。
一、活動性呼吸困難
活動性呼吸困難是呼吸功能不全的一個重要癥狀,也是間質性肺病的癥狀表現之一,是患者主觀上有空氣不足或呼吸費力的感覺;而客觀上表現為呼吸頻率、深度、和節律的改變。
活動性呼吸困難人呼吸頻率成人為16-20次/min,與心臟搏動次數的比例為1:4。當患者主觀上感覺空氣不足,呼吸費力,客觀上患者有力呼吸,呼吸肌和輔助呼吸肌均參與呼吸運動,通氣增加,呼吸頻率、深度與節律都發生改變。活動性呼吸困難是呼吸功能不全的一個重要癥狀,是患者主觀上有空氣不足或呼吸費力的感覺;而客觀上表現為呼吸頻率、深度、和節律的改變。
二、低氧血癥
低氧血癥是指血液中含氧不足,動脈血氧分壓(pao2)低于同齡人的正常下限,主要表現為血氧分壓與血氧飽和度下降。成人正常動脈血氧分壓(PaO2)是83—108mmHg。各種原因如中樞神經系統疾患,支氣管、肺病變等引起通氣和(或)換氣功能障礙都可導致缺氧的發生。因低氧血癥程度、發生的速度和持續時間不同,對機體影響亦不同。低氧血癥是呼吸科常見危重癥之一,也是呼吸衰竭的重要臨床表現之一。
以上兩種是間質性肺病的主要臨床表現,患者及醫生應牢牢記住,確定了間質性肺病的癥狀,以便治療。
查看更多關于間質性肺病的臨床表現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