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痙攣癥的診斷標準有什么
時間:2015-07-03來源:求醫網
嬰兒痙攣癥發作可分為屈肌型嬰兒痙攣癥、伸肌型嬰兒痙攣癥及混合型嬰兒痙攣癥。屈肌型嬰兒痙攣癥最多見,表現為頸、軀干、上肢和下肢屈曲,患兒突然點頭,上肢內收呈抱球動作,然后外展前伸。不同患兒或同一患兒的不同次發作時肌肉收縮的強度不一,輕者僅表現為頭部震動或聳肩,嚴重的腹肌收縮則可使軀干呈折刀狀。伸肌型痙攣少見,表現為頸、軀干向后伸展,上、下肢伸直外展或內收動作?;旌闲洼^常見,患兒有些成串痙攣為屈肌型,另一些則為伸肌型痙攣。這種發作表現的分類有助于對嬰兒痙攣癥的認識,但對治療及預后的意義不大。少數情況下,可有不對稱或一側性痙攣發作,見于嚴重的一側性腦發育異常和(或)胼胝體發育不良的患兒。
嬰兒痙攣癥發作時每次痙攣的持續時間約為1~2秒,比肌陣攣的持續時間長,但較強直性發作的持續時間短。痙攣后可有反應性減低及運動減少,或伴有煩躁哭鬧等表現。各次痙攣的間隔時間從數秒到10余秒不等。每串發作少則3~5次,多時可達上百次。每日可有數次至數十次的成串發作。少數患兒可有單次的痙攣發作。作者對125例嬰兒痙攣發作分析顯示,每串痙攣發作少于5次者48例,~10次者43例,~20次者24例,~30次者4例,30次以上者6例?;純豪Ь胧人瘯r或剛睡醒時容易出現發作,睡眠中亦有發作。
查看更多關于嬰兒痙攣癥的診斷標準有什么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