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痙攣癥的常見檢查辦法
時間:2015-07-08來源:求醫網
體軸性痙攣發作為嬰兒痙攣癥最先出現的發作形式,多在覺醒時出現。痙攣開始時表現為肌肉收縮,持續0.5~2秒,緊接著是強直,一般持續10秒。肌收縮前常伴隨一聲尖叫、或大笑。痙攣可僅累積頸部,表現為微微點頭,也可出現上肢上舉或表現為眼球運動受限。在同一部位反復發作是診斷要點。肌痙攣表現有屈曲和伸性痙攣兩種,可交替出現。
嬰兒痙攣癥的常見檢查辦法:
1.腦電圖改變: 嬰兒痙攣癥征患兒腦電圖呈特殊的高峰節律紊亂改變,也有呈各種變異型高峰節律腦電圖,有的清醒時腦電圖正常,入睡時出現爆發性遏制型腦電圖,此常見于小嬰兒患者,經激素或抗癲癇藥物治療后數周或數月內可見高峰失律腦電圖消失。
2.CT檢查異常: 在接受CT檢查的69%患兒中,發現局部腦萎縮(35%),廣泛腦萎縮(15%)和先天畸形(19%),國內有一組300例嬰兒痙攣癥顱腦CT檢查結果分析82%存在不同程度腦損害以腦萎縮為主,并與病因,病灶,性質,年齡等因素有關。
3.腦脊液改變:嬰兒痙攣癥小兒腦脊液中蛋白含量及組成類似無菌性腦膜炎改變,其中主要是白蛋白增加,其余各蛋白質均降低,提示患兒的血腦屏障通透性增加,此與全身持續性癲癇活動有關,還有人發現腦脊液中γ氨基酸水平降低,此增加了對驚厥的敏感性。
查看更多關于嬰兒痙攣癥的常見檢查辦法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