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脈瘤的檢查診斷
動脈管壁病理性局限性擴張稱為動脈瘤。動脈瘤可依病因、形狀和動脈瘤壁的結構進行分類。依病因可分為動脈粥樣硬化性、梅毒性、細菌性、外傷性和先天性動脈瘤,以及夾層動脈瘤。了解動脈瘤的檢查診斷方法對疾病來說是很重要的,那么,動脈瘤的檢查診斷方法有哪些呢?下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1、X線平片:少數動脈瘤在正、側位X線平片能顯示瘤體壁呈蛋殼狀鈣化陰影。創傷性動脈瘤有時能見到金屬異物陰影。
2、動脈造影:可顯示動脈瘤的部位、大小,了解動脈受累的具體范圍和側支循環情況。動脈造影不但能明確診斷,且對擬定手術方案具有一定參考依據。如動脈瘤內有附壁血栓時,動脈造影可顯示正常動脈管腔。
3、超聲波檢查:B型超聲波檢查是一種較簡便、無損傷性檢查方法。它可測定有無動脈瘤、動脈瘤大小和范圍,并可作為術前和術后定期隨診檢查。
4、放射性核素檢查:常用于腹主動脈瘤的檢查。用99锝(99mTc)作靜脈注射后,進行Υ-閃爍照相,可明確有無動脈瘤,或顯示動脈瘤的大小和范圍。
5、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computertomography.CT):它是一種無損傷性檢查方法,對診斷體腔內主動脈瘤很有幫助,也可作為定期隨診檢查以觀察動脈瘤的發展,供擬定治療方案的參考依據。
方法:先將患肢抬高,用彈性繃帶自遠端向上纏裹至動脈瘤的下方,以驅出肢體內血液,然后在動脈瘤上方用手指壓緊動脈,直至動脈瘤的搏動消失為止;5min后,解除彈性繃帶,但手指仍繼續緊壓動脈,如在2~3min內患肢皮膚發紅,直達指(趾)端,則說明側支循環已充分建立,如在上述時間內不發紅,則表明側支循環建立不充分,如為頸動脈瘤,可壓迫頸動脈,經30min以上壓迫患者仍不出現頭昏,眼花等缺血癥狀者,表明腦部已有充分的側支循環形成。
- 友情鏈接:
- 動脈瘤地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