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總是感冒的病因有哪些
時間:2015-01-31來源:求醫網
很多的孩子會患上小兒感冒這種疾病,該病可以說是很容易卷土重來的疾病,很容易就會復發,所以這讓很多的媽媽們感覺到發愁,在孩子反復感冒的時候不知道如何應對,到底是什么樣的原因引起了小兒總是感冒呢。
小兒感冒的定義:小兒感冒是嬰幼兒常見病,一年四季隨著氣候的變化而發病。小兒感冒是現代醫學所稱的小兒急性鼻咽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體炎等上呼吸道感染病的統稱。
小兒感冒的臨床表現:普通小兒感冒初起的癥狀有:連續打噴嚏、流清鼻涕、鼻子堵塞、發熱頭痛和嗓子腫痛。如果兼有感受風寒,還會出現怕冷、全身骨節痛等癥狀。
小兒感冒的病因: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少數由細菌感染引起。小兒感冒發生的頻率與嬰幼兒的體質強弱、營養狀況有關。由于小兒臟腑之氣未充,抗病能力較差,當氣候急驟變化,衣被增減不及時,或洗澡受涼,坐臥當風,或護理不當時,外邪便乘虛侵入而致病。小兒患感冒后,應及時治療,否則病程遷延,病情加重,還會引起許多疾病。 中醫將小兒感冒分為風寒感冒、風熱感冒、氣虛感冒等類型。
(1)鼻病毒(rhino virus):是普通感冒最重要的病原體,約有50%的上呼吸道感染是由該病毒引起。可致上感、支氣管炎及中耳炎。
(2)冠狀病毒(coronavirus):也是上感的常見病原,但分離需用特殊方法。還可以引起嬰兒、新生兒急性腸胃炎
(3)呼吸道全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至今已鑒定有2個主要血清型和9個亞型。它是嬰幼兒呼吸道感染最常見的病原體,多見于新生兒和6 個月以內的嬰兒,可引起小流行。該病毒對嬰幼兒呼吸道有很強的致病力,癥狀較重,可有鼻炎、高熱、喉炎、咽炎,還可表現為細支氣管炎及肺炎。但對年長兒童主要表現為上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明顯減少。
(4)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分甲、乙、丙三種血清型。甲型可因其抗原結構發生較劇烈的變異而導致大流行,估計每隔10~15年一次。乙型對人類致病性較低,流行規模較小且局限。丙型只引起人類不明顯的或輕微的上呼吸道感染,一般只造成散發流行。該病毒主要引起小兒呼吸道疾病中的上感,也可引起喉、氣管、支氣管炎、毛細支氣管炎和肺炎。
(5)副流感病毒(parainfluenza virus):分1、2、3、4四種血清型。1型稱為“紅細胞吸附病毒2型”(ha2),2型稱為“哮吼類病毒”ⅰ型(ha1)。這兩種往往引起細支氣管炎和肺炎,也常出現哮吼。其中1型是兒童喉氣管支氣管炎的主要原因。3型經常導致肺炎和細支氣管炎。4型稱為m-25,似較少見,難以檢出,可在兒童及成人中發生上呼吸道感染。
上述的內容介紹的就是有關于小兒經常感冒的病因了,感冒這種疾病會經常的出現,會給孩子的健康帶來一定的影響,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要做好小兒感冒的預防工作,如果我們的孩子出現了感冒的癥狀,就要注意治療,調整他們的飲食。
查看更多關于小兒總是感冒的病因有哪些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