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會得老花眼
時間:2015-07-14來源:求醫網
老花眼中最常見的是軸性遠視。即眼的前后軸化正視眼短些。這是屈光異常中比較多見的一種。在初生時人的眼軸平均約為17.3mm。從眼軸的長短來看幾乎都是遠視。可以說嬰兒的老花眼是生理性的。之后。隨著嬰兒身體的發育。眼的前后軸也慢慢增長。待到成年。人眼應當是正視或者接近于正視。有些人在眼的發育過程中。由于內在(遺傳)和外界環境的影響使眼球停止發育。眼軸不能達到正常眼的長度。因而到成年時仍保持嬰兒或幼兒的眼球軸長。稱為軸性老花眼。反之。發育過程即成近視眼。真正屈光度為零的正視眼是少數。
一般來說。人類老花眼眼軸較短的程度并不很大。很少超過2mm。按照眼屈光學計算。每縮短1mm。約代表3D的改變。因而超過6D的遠視是少見的。但也有高度老花眼。并且有的眼睛雖不合并其他任何病理性變化。也會高達24D。在病理性發衣不正常中。例如小眼球。其遠視程度甚至還會超過24D。
眼的前后軸變短。亦可見于病理情況。眼腫瘤或眼眶的炎性腫塊可使眼球后極部內陷并使之變平;再者。球后新生物或球壁組織水腫均可使視網膜的黃斑區向前移;一種更為嚴重的情況。可以由視網膜剝離所引起。這種剝離所引起的移位。甚至可使之觸及晶體的后面。其屈光度的改變更為明顯。
老花眼的另一原因為曲率性遠視。它是由于眼球屈光系統中任何屈光體的表面彎曲度較小所形成。稱為曲率性遠視。角膜是易于發生這種變化的部位。如先天性平角膜。或由外傷或由角膜疾病所致。從光學的理論計算。角膜的彎曲半徑每增加1mm可增加6D的遠視。在這種曲率性老花眼中。只有很少的角膜能保持完全球形。幾乎都合并有散光。
第三種遠視稱屈光率性遠視。這是由于晶體的屈光效力減弱所致。系因老年時所發生的生理性變化以及糖尿病者在治療中引起的病理變化所造成;晶體向后脫位時也可產生遠視。它可能是先天性的不正常或眼外傷和眼病所引起,另外。在晶體缺乏時可致高度遠視。
查看更多關于為什么會得老花眼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