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疾(腸澼、赤沃)
痢疾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痢疾是小兒常見的腸道傳染病,是吃了帶有痢疾桿菌的糞便污染的食物或飲料而引起的。因此,為預防細菌性疾疾的發生必須注意飲食衛生。注意食品必須新鮮,不吃變質、腐爛、過夜的食物,存放在冰箱的熟食和生食不能過久,熟食應再次加熱。那么。痢疾是如何治療的。
痢疾的治療方法有:
1.常規療法:患兒要臥床休息、隔離和采用消毒措施。飲食以流食或半流食為主,吐瀉、腹脹重的患兒可短期禁食。
2.抗生素療法:可選用氟哌酸、慶大霉素、黃連素和復方新諾明等聯合口服。療程7-10天。
3.吸附療法:可給予思密達,其對細菌和毒素有強大的吸附作用,并可遏制細菌生長,還可與黏液蛋白結合并相互作用,加強腸道黏膜屏障作用。
4.微生態療法:可用含雙歧桿菌制劑。它通過與腸道黏膜上皮細胞結合,起占位性保護作用,遏制細菌入侵,維持腸道微生態平衡。
5.補液療法:根據脫水情況決定補液方法和補液量。
6.抗生素療法:常用藥物和劑量同急性菌痢的治療,但療程要長。可采用間歇療法,用藥7-10天,休息4天,再治療4天,休息4天,再重復4天,總療程3-4周。也可用黃連素或大蒜混合液灌腸治療。但應注意長期使用抗生素可引起腸道菌群失調。應在大便培養轉陰、膿血便消失后即改用中藥、維生素、微生態制劑和思密達等藥物。
7.飲食療法:慢性菌痢除抗菌治療外,還應注意改善患者的營養狀態。
- 友情鏈接:
- 痢疾地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