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包炎(心外膜炎)
心包炎的癥狀表現有哪些
縮窄性心包炎的起病常隱襲。心包縮窄的表現出現于急性心包炎后數月至數十年,一般為2~4年。在縮窄發展的早期,體征常比癥狀顯著,即使在后期,已有明顯的循環功能不全的患者亦可能僅有輕微的癥狀。
1.心臟本身的表現:心濁音界正常或稍增大。心尖搏動減弱或消失,心音輕而遠,這些表現與心臟活動受限制和心排血量減少有關。第二心音的肺動脈瓣成分可增強。部分患者在胸骨左緣第三~四肋間可聽到一個在第二心音后0.1秒左右的舒張早期額外音(心包叩擊音),性質與急性心包炎有心臟壓塞時相似。心率常較快。心律一般是竇性,可出現過早搏動、心房顫動、心房撲動等異位心律。
2.心臟受壓的表現:頸靜脈怒張、肝腫大、腹水、胸腔積液、下肢水腫等。這些與心臟舒張受阻,使心排血量減少,導致腎臟對水和鈉的潴留,從而使血容量增加,以及靜脈回流受阻使靜脈壓升高有關。縮窄性心包炎的腹水較皮下水腫出現得早,且多屬大量,與一般心力衰竭不同,其原因尚未明確,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①靜脈壓緩慢而進行性地持續升高,使皮下小動脈痙攣而內臟小動脈不痙攣;②心包粘連部位以心包下房肝靜脈進入下腔靜脈附近處最為顯著,因此肝靜脈淤血嚴重,腹部淋巴回流明顯受阻,使水腫液易于在腹腔內潴留;③腎血流量降低少,水和鈉潴留輕,故皮下水腫出現較遲和較輕,且主要分布于下肢及腰骶部。此外,在病程中遲早可發生胸水。有時出現奇脈。心排血量減少使動脈收縮壓降低,靜脈淤血,反射性引起周圍小動脈痙攣使舒張壓升高,因此脈壓變小。
勞累后呼吸困難常為縮窄性心包炎的最早期癥狀,是由于心排血量相對固定,在活動時不能相應增加所致。后期可因大量的胸腔積液、腹水將膈抬高和肺部充血,以致休息時也發生呼吸困難,甚至出現端坐呼吸。大量腹水和腫大的肝臟壓迫腹內臟器,產生腹部膨脹感。此外可有乏力、胃納減退、眩暈、衰弱、心悸、咳嗽、上腹疼痛、浮腫等。
- 友情鏈接:
- 心包炎地方信息